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加快“文化走出去” 构建世界文化新格局

发布日期:2018-04-04    浏览次数:949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的精神财富。经济是一个国家的躯体,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在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关系上,我们首先要进行物质生产,发展经济,否则就没有产生“灵魂”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弘扬我们的文化,“体”要生“魂”。只有躯体,没有灵魂,是植物人,是行尸走肉;只有血肉丰满又有灵魂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中华文化可以分为以诸子百家等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以诗词曲赋等为代表的文学文化、以琴棋书画等为代表的艺术文化以及独特健康的民俗文化。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得以保存的文明。然而近代以来,由于经济的落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受到极大影响。这与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经济的“走出去”,展示的是一种“硬实力”;文化的“走出去”,展示的是一种“软实力”。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走出去”,为中华文化的“走出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基调。

从世界历史看,军事的力量可以占领一个国家的领土,经济的力量可以占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但却无法占领人心。只有优秀和先进的文化,才能占领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是暂时的,经济是长远的,文化是永恒的。今天,人们谈及西方文明,往往言必称希腊,并将其源头简化为“希腊文明”。实际上,所谓的“希腊文明”是由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等共同作用下孕育的“泛地中海文明”,涵盖了包括地中海东南岸、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地中海岛屿等广大地区。到了19世纪上半叶,英法俄德等西方国家推动巴尔干独立运动,才出现了希腊国。在全球殖民的背景下,为对西方蛮族进行文化包装和实现对全球的文化渗透,遂将“泛地中海文明”“改装”为“希腊文明”。而中华文明顽强的生命力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当然需要与世界一切先进文明借鉴融合,不断创新,但不需要“刻意包装”。为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世界文化新格局,当前,迫切需要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行全面规划,以“实现从民俗文化走出去到艺术文化、文学文化、思想文化不断走出去”为目标,久久为功系统推进。

第一要夯实全民文化教育基础,全面提升民族文化素质。“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根基在国内在自身,要首先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把自己的文化根基做牢。要以教育为根本,建立起涵盖学前、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家庭、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提升中华文化普及程度,并作为百年大计一棒接一棒地扎实推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土壤,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全民文化队伍。

第二要打通传播渠道,充分发挥媒体和载体两个通道优势,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得出去、传播得开、扎得下根。善用媒体以及媒体善于表达是渠道畅通不可或缺的的两个方面,既要利用好媒体为文化走出去创造良好氛围,媒体自身也要占领舆论高点,善于运用世界语言传播好中国声音。另一方面,人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展示文化、传播文化的功能。要把人才作为文化“走出去”战略布局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挖掘体制内外的优秀人才,唯才是举、人尽其用,把那些政治可靠、有家国情怀和真才实学的人放到合适岗位,发挥其热情和优势。通过媒体和载体两个通道建设,逐步形成国内与国外“联网”、信息与信息“同步”、文化与文化“互通”的良好氛围。

第三要完善制度保障,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世界文化潮流发展要求,统筹兼顾,与时俱进。要通过制度建设,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语境、与时代精神和西方现代文化不断融合。要把政府包揽转变为政府主导,在满足国内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对文化产品国际化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研判,从传统文化的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普及性、接受性等方面予以相应的制度安排,做到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同频共振,进而实现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积极影响。

第四要在方式方法上循序渐进、兼容并包、雅俗共赏、重点提升。文化走出去应当是传统文化不断自我更新和重建的过程。一方面,走出去的文化要实现两个有机结合: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要建立梯次结构,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比如当前中华民俗文化像舞狮、剪纸、灯笼等等已经在海外广为传播,下一步应超越这个层次,逐步实现琴棋书画等艺术文化,诗词曲赋等文学文化,最终是中华哲学和思想文化的传播并影响世界。

总体而言,“文化走出去”非朝夕之功,然必须“积跬步”方得以“至千里”。加快“文化走出去”,不仅将重新展示国家对外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更将为中国改变世界文化格局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唐双宁,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来源:中国人大】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