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腊八标志着农历新年节庆的开始,那么元宵就是农历新年节庆的结束。为长达一个月的农历新年节庆划上圆满句号的,是热热闹闹的灯市,是甜在心头的元宵,是一派欢腾喜乐的团圆气氛。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起源于汉朝祭祀太一神。《史记·封禅书》说“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连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都只是太一神的辅佐,可见太一神在汉代的地位极高,是天界至高无上的神。宋代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洪迈认为:“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仔细想来,汉朝君王在甘泉宫中祭祀太一神的时间是正月上旬的辛日,这一日期是不固定的,而元宵观灯却固定在正月十五,两者在日期上便不一致,汉朝祭祀太一神真的是后世元宵节的来源吗?
元宵节在传统节日中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它的日期固定在正月第一个月圆之日。有学者抓住元宵节的这一特征,推演出了另一个元宵节起源的故事。古人抬头望月,根据月亮圆缺的时间规律,创立了太阴历。后来随着观察天象的经验的增多、技术的提高,又发展与完善了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规律为基础的太阳历,太阳历与农事的关系更为紧密,不过我们富有智慧的先民却没有放弃太阴历,中国历法的一大特点就是阴阳合历。诚如民俗学家萧放先生所云:“阴阳历将回归年与朔望月两个不同的时间周期加以协调,使人们的时间生活既符合月度变化,又合乎四季流转的节律。”每个月的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初一看不到月亮,十五则能看到一轮圆圆的月亮,对哪一天是望日,只要抬头看看夜空就行,而哪一天是朔日,得通过计算才行,而这种计算不是普通的加减法这么简单,必须得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深入的认识才行,因此有学者认为很久很久以前,望日曾为岁首,而岁首往往有隆重的节日庆典。农历新年第一天又叫“元日”,有学者论证元日在古代也可以指元宵、元夕,认为元宵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农业祭祀活动,元日祈谷为后世元宵节的滥觞。
元宵观灯
南朝的宗懔写过一部《荆楚岁时记》,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岁时节令的书籍。我们来看看那时人们是怎样过正月十五的。这一天,“作豆靡,加油膏其上,以祀门户。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紫姑”相传是一位蚕神。至于在豆粥上加油脂,有一种比较实用的解释,老鼠吃了这油乎乎的粥之后,就不会再去吃蚕宝宝了。
南朝的正月十五,比后世的正月十五要更安静,那种在锣鼓喧天的声响中,男女老少涌上街头看花灯的场景,要到隋唐时代才会出现。
我们来看看唐睿宗先天二年(713年)元宵节的盛况。张鷟的《朝野佥载》说,这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来自长安、万年两县的女子千余人皆盛装打扮,“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元宵张灯,从最初只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后来增加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到了宋代,又往后延长了两天,直到正月十八方告结束。
唐代诗人笔下的元宵节,也充满了喜乐的气氛。据说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的元宵节,长安灯会好不热闹,文人雅客皆赋诗吟咏,虽说“作者数百人”,但只有苏味道、郭利贞、崔液的诗为“绝唱”。其中苏味道的诗《正月十五日夜》云: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朝实行宵禁制度,平日晚上铁锁将城门一关,金吾卫负责巡逻京城,时刻注意城中是否有可疑之人,其气氛自是严肃凝重。元宵节期间,京城取消宵禁,百姓难得能游玩到深夜,用以计时的玉漏,又何必大煞风景地催人回家呢?
苏味道的诗虽好,尤其首联乃名句,但却见不到元宵节中具体的人。宋人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亦是古代吟咏元宵节的经典: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好就好在,于摩肩接踵的人潮中,你能见到一个具体的人,在万众欢腾的气氛中,你能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心绪。元宵观灯,有时眼睛却情不自禁地看人去了。人如何,不妨留给读者自己想象;灯如何,却有史料为证。
纪录南宋都城临安风俗的《武林旧事》提到,元宵灯品繁多,其中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种种奇妙,俨然著色便面也”,“便面”是古代一种用来遮面的扇状物,在这方寸之间,画工精巧绘制山水花鸟,由此可见宋代灯品的精致。
较之上文提到的精致奢华的灯,至今流行于甘肃、青海、河北等地的九曲黄河灯在朴素中有一种恢弘。用象征一年365天的365根高粱秆,摆出黄河九曲十八弯蜿蜒曲折的阵形,元宵之夜,在每根高粱秆上安放一盏灯,构成气势恢弘的灯阵。九曲黄河终入海,日子再艰难,总有过去的时候。走过九曲十八弯,走出对美好日子的期盼,这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怀。
元宵美食
中国人爱在传统节日用美食来犒赏自己。元宵节特有的美食即元宵与汤圆。关于元宵与汤圆,有人从做法与地域上加以区别,元宵是“滚”出来的,流行于北方,汤圆是“包”出来的,流行于南方。作家林斤澜说:“北方用摇煤球法,把馅放在粉上,摇滚成球。南方用水磨米粉,手捏手搓而成。看来不过方法有别,吃起来却是大异其趣。”(下文不做这种区别,统称元宵)。
保守地说,元宵自宋代就已成为寻常百姓过元宵节食用的食物了。宋人周必大有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这首诗题目很长,透露出了不少信息:一是当时人们称元宵为“浮圆子”,颈联对此有形象的描写,煮熟的“浮圆子”浮在水面上,就好像是星星闪耀在乌云中;二是前人没有吟咏过这种食品,可见此前还没有“浮圆子”或还不流行。
元宵做得好也能成名成家,到成都必吃“赖汤圆”,清代北京有一个叫马思远的人也是制作元宵的行家,滴粉元宵是他的一绝,有诗为证:
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当然,元宵节也不只吃元宵,元宵也不只在元宵节吃。当我们咬开一个个圆圆滚滚的元宵时,流出甜甜美美的馅,也流出我们对平安喜乐的向往与期待。
(作者:易舜)【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