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的教育,不能仅靠知识积累
目前中国的教育,大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高考也是考知识,知识似乎就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
但创新人才的教育,不能仅靠知识积累,教育必须超越知识。
为什么?
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过去的发展模式,到今后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就是要依靠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的人才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读书读得好的学生。这就是第一个基本原因,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最近讨论很热的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尽管目前我们还看不清楚人工智能的影响。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来工作,而这种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图像识别,就是大量的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话,它就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
而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正是我们目前培养的学生的通常做法。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未来人工智能首先会替代那些在我们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即对已有知识的积累。
这是我的一个判断,是联系到现在科技的发展做出的一个判断。
所以以上这两点,一个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一个是科技发展的势头,让我们认识到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的迫切性。
极度好奇、充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的两句话一直对我影响很深,一句是“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地好奇”,另一句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从这两句话中,我受到启发,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假说,就是创造力=知识×(好奇心+想象力)。
看看上面的公式,读出了什么?——知识与创造力并没有成正相关,也就是说,所受教育越多,未必创造力就越大。当然,只是确实会随着受教育时长而逐步积累,但创造力的另外两个元素:好奇心和想象力,与教育时长的关系就没那么密切了。
人在年幼时,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很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这两者很有可能会递减。因为,所有的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而我们本身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假定,突破现有框架。
如果是在应试教育之下,情况就会更糟。当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好成绩,当教师教书的唯一目标是传授标准答案,那么结果很可能是,教育投入越多,教师和学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减少程度就越大。
这就形成了创新人才教育上的一个悖论: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而提高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因压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减少创造性。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使得判断教育对创新人才产生的作用变得困难,但是这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大学辍学生去创业会成功,他们的创造力比较强。
所以,我们在改革教育体制的时候,要尤其注意创造一种更加宽松的环境,尽力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急功近利,万万不可取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价值取向。
当我们讨论创新人才教育时,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现实是整个社会都比较急功近利,更一般地说是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对创造性思维是很有害的。
我再次引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在科学的殿堂里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探索科学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智力上的快感,有的是为了纯粹功利的目的,他们对建设科学殿堂有过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贡献。但是科学殿堂的根基是靠另一种人而存在。他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
当然,这里说的科学探索是创新中的一个例子。创新不仅包括科学探索,也包括技术创新、人文艺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
受此启发,我按照价值取向把创新的动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有以下三类代表人群:短期功利主义者、长期功利主义者,以及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
短期功利主义者:创新是为了发论文、申请专利、公司上市;
长期功利主义者:创新有更高的追求,为了填补空白、争国内一流、创世界一流;
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创新有更高的追求,追求真理、改变世界、让人变得更加幸福。
于整个社会而言,我现在看到的是,第一类人很多,第二类人也有,但是第三类人就很少了,甚至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点击进入倾听:公司股权分配实操建议
所以,我们之所以缺乏创新型人才,除了教育体制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这些都导致出现更多的抄袭、复制,缺乏真正的创新。
在这样的环境下,也确实很难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
(作者: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来源:《光明日报》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