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ýVZP佧南面⁻䕧ّ왒ݑᑙᐠⴠ蹎㡿ᎍ襦䝺ꝓ쁾
发布日期:2018-06-30 浏览次数:1401
虽然中国一直表态不希望打贸易战,但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咄咄逼人,中国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中银国际研究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文洲、宏观分析师叶丙南、张婉
一、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全球金融市场波澜再起
近期,中美贸易纷争再度升温。4月1日,美国公布了对钢铁和铝製品的进口关税后,中国宣布自4月2日起对自美进口的128项产品加徵15%或25%的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徵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月3日发布声明,建议对来自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1300种商品加徵25%的关税,主要涉及资讯和通信技术、航太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的产品,最终清单发布前还有60天的磋商期。4月4日,中国商务部作出强势回应,对美国做法表示坚决反对,提出“将于近日依法对美产品採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当天,中国就针对美国的加徵关税的商品清单提出了明确的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徵25%的关税,涉及的金额同样约为500亿美元,具体实施时间尚未公布。
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全球金融市场波澜再起。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贸易纷争升级,资本市场避险情绪显著回升,全球市场对风险重新定价,风险资产大幅下跌,美国农产品期货全线下跌,标普50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恒生指数收跌2.2%。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再现了美国在3月23日宣布对“301调查”结果后的情景。实际上,从年初至今,特朗普政府显露出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市场对中美爆发贸易战的担心,就成为了观察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一条重要线索。展望未来,中美贸易摩擦的频率或将有所上升,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恐怕很难完全归于平静,市场波动将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准,股票、商品和新兴市场货币等风险类资产价格可能会经歷一轮短期大幅波动过程。
二、中美贸易争端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程度已达到史上非常高的水准,主要国家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已融为一体,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分别佔全球GDP的16%和24%。同时,中国和美国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活动参与者,分别佔全球商品贸易的15%和10%左右。中美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恶化将对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产生溢出效应,进而可能威胁到全球经济的復甦进程。
美中互为对方重要经贸伙伴,贸易战对两国经济金融体系影响最为直接。从美国角度来看,中国是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7年与中国进出口贸易佔美国进出口总额的16.4%,略低于欧盟的18.5%,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商品进口国,从中国进口额约佔美国进口总额的21.6%。从中国角度来看,2017年与美国进出口总额佔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4.2%,略低于欧盟的15%,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伙伴,2017年对美国出口佔中国出口的比重在19%,高于欧盟的16.4%、日本的6.1%和东盟的12.3%。考虑到全球贸易中美国偏向需求主导方和中国偏向供给主导方的差异,贸易战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大于对美国GDP增长的影响,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大于对中国通胀的影响;考虑到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人民币资产风险属性更高的特徵,贸易战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大于对美国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但中国资本专案和金融市场并未完全开放,一定程度上将对沖上述差异。
根据笔者的测算,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如果对中国货物出口下降10%,那么考虑到对製造业投资和出口从业人员消费的次生效应后将影响美国GDP增速0.01至0.02个百分点(对GDP增速贡献率0.5%至1%)。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若中美全面展开贸易战,美国GDP增速或在2019年陷入经济衰退,其失业率也将在2019年大幅攀升至8.4%。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如果对美国货物出口下降10%,那么考虑到对製造业投资和出口从业人员消费的次生效应后将影响中国GDP增速0.05至0.08个百分点(对GDP增速贡献率0.7%至1.2%)。假设美国对中国500亿美元产品实施25%额外关税导致美国从中国进口完税价格上涨25%,进口价格弹性为1.5,考虑到溢出和回溢效应,那么将减少中国总出口1.2%至1.4%,加上对投资和消费的次生效应,可能影响中国GDP增速0.03至0.04个百分点。
美中两国是全球经贸投资的主导者,美中贸易战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溢出效应。美中两国对外贸易额较大,但自身经济体量更大,且拥有独立宏观政策,对贸易冲击的承受力较强,而部分中小型开放经济体,对中美贸易依赖度较高,相应的对贸易战的承受力较差。据Warwick等人基于全球投入产出关系研究,如果中美进口关税税率均提高10%,那么将分别降低美国、日本、欧元区、加拿大、澳洲、中国、印度、其他亚洲国家、东欧国家和OPEC国家GDP约0.3%、0.5%、0.3%、1.8%、0.4%、2%、0.2%、1.4%、0.7%和1.1%。笔者研究发现,在产业内贸易佔据主导情况下,如果贸易战带来中国出口下降,那么也将导致中国进口萎缩,进而对高度依赖中国内地进口的中国台湾、韩国、东盟、澳洲、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三、中美贸易战,中国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
美国总统特朗普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特朗普无论是在竞选过程中,还是在当选后多次发表反对全球化、反对自由贸易的言论。近期,美国白宫人事变动频繁,多位鹰派官员上位,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或将更趋强硬。在所谓“美国优先”原则下,可能会表现出更明显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本土主义特徵,这将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具体到对华贸易政策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崛起,美国贸易保护的矛头重点转向中国,中美贸易局部摩擦迅速上升。
特朗普政府这次主动挑起对华贸易战不同寻常,并不是简单从平衡贸易收支角度出发。中美贸易目前仍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从中美两国的贸易产品结构来看,并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中国凭藉低廉要素成本优势向美国提供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美国则凭藉其全球人才中心和高新技术优势向中国出口高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巨额逆差是当前出口统计体系下产业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必然结果。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不能根本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
特朗普这次宣布将对50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徵税,涉及航空航太、资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瞄准的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非中国目前有较大贸易顺差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行业,也显示出特朗普政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国近几年在高端製造和科技方面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美国的高度警觉。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位置而实施的製造业2025计划就成了美国的重点打击对象。
特朗普政府除了主动挑起对华贸易战,更是打出台湾牌,进一步意味着对华战略定位转变。正如特朗普在首次年度国情咨文中指出的,中国是美国“全面竞争对手”(而非经济伙伴)。在美国对华定位转变的背景下,如果特朗普政府秉持零和观念,不惜採取一切手段遏制中国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那么短期内两国可能陷入竞争冲突局面。
歷史经验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在赶超第一大经济体的路上并不平坦。虽然中国一直表态不希望打贸易战,但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咄咄逼人,中国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从近期中国的贸易政策上,也体现了这一思路。
首先,在态度上,有理有节,寻求合作并不意味着予取予求。中方多次明确针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及时作出回应,多次表示不希望打贸易战,贸易战的结果是双输,释放合作和谈判的信号。但同时也并没有对美国进行一味的让步,而是明确表示将捍卫中国的正当权益,不会纵容美国漫天要价。同时表达对中国在贸易争端中的信心,商务部表示美国施加措施的“相关影响中方可以承受”。
其次,在具体的措施上,反应迅速,精准反击。无论是针对美国发起的钢铁和铝製品的“232调查”还是近日发布的“301调查”,中国都公布了相应的反制清单。在清单的内容上,也是根据中美贸易的实际关系做到了精确回应,涉及到的大豆、汽车、飞机等商品,都是美国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较高的出口领域,但主要为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较低或者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到相似的替代品的进口领域。例如,美国90%左右大豆出口中国,但中国的大豆进口中,美国的比重只有三分之一,在汽车和飞机领域,中国也可以从德国或法国等欧洲国家寻找相似的替代品。
最后,中国积极释放并宣布改革开放等利好政策,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的同时有助于对沖负面影响,保持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的稳定。在党的十九大会议和“两会”等重要场合,中国都多次表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深化製造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将是未来开放的重点领域。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自由贸易区将作为实验区率先获得改革开放更大的自主权。中国外交部也表示将藉4月8日博鰲论坛之机宣布新的改革和开放措施。
展望未来,为了避免贸易战全面升级,双方还是应採取沟通方式,尽量通过谈判求得解决方案,力争降低贸易冲突风险对双方造成的损害。但是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地违背国际贸易规则,实施强硬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也将採取相应有效的反制措施,捍卫国家利益,进行有力反制也是为了今后更好的谈判。预计未来中美贸易摩擦或将时有发生,双方或时打时停,以打促谈,谈不拢再打或成为一种常态。而如果中美最终通过谈判达成和解,则有利于全球经济继续稳定发展,资本市场的避险情绪将大幅缓和。最差情况的下,中美之间爆发短暂的贸易战,但时间不超过6至12月。对于香港股票市场而言,中美贸易战必将会在短期内导致港股市场波动性快速大幅提升,但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恰好是难得的中长线最佳买入时机。因为,中美贸易战(如果发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旦贸易战终止,中美两国又将开始进行双边的政策沟通,股市有望实现V形反转。
从中长期来看,人类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将逐步跻身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但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中国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建创新型国家、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准。中国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塑经济增长的引擎,全力抢佔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中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致力于捍卫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规则,致力于通过改革国际治理体系来解决当前全球经济、政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应在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发展方面承担更大角色,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宣导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新模式,推动贸易结构的多元化,加快与其他国家双边多边贸易投资协定谈判进程,扩大国际自由贸易力量。
(作者:中银国际研究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文洲、宏观分析师叶丙南、张婉)【来源:大公报】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