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粤港澳大湾区并存两个市场、两大机制,提出与单一市场不同内涵和外延的需求,刺激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并推动政策、监管和制度创新,不断开闢新的合作领域
过去四十年,香港金融业抓住了内地改革开放歷史契机,成功转型升级,建立起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中,粤港澳合作是香港金融业转型的关键。香港金融业不仅获得大量跨境业务机会,而且成功探索产品及服务模式,与珠三角金融业形成密切的业务联动关系,初步建立起粤港澳金融圈。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 应坚
一、粤港澳金融圈形成中香港扮演独特角色
纵观粤港澳金融合作,市场决定融合趋势,政策引导合作方向。香港金融业顺应市场潮流,参与区内产业合作进程,一直发挥着较积极和主动的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的独特角色:
一是追随香港製造业北上步伐,为珠三角港资企业及广东外向型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厂商北迁,将生产加工功能转移到成本较低的珠三角,而将市场营销、贸易活动、财务管理、资金融通及产品设计等服务性功能留在香港。这样的企业组织架构产生了跨境金融服务需求。部分香港金融机构在珠三角设立分支机构,一方面为当地港资企业提供贸易结算及融资服务,另一方面也兼顾市场在外的粤资企业。尽管金融合作形式简单,并呈现单向性,但却是粤港澳外向型产业链顺利运行的润滑剂。
二是借用内地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深耕珠三角市场。香港银行业加快进入珠三角始于2005年内地全面开放银行市场,受益于CEPA补充协议允许港资银行在广东设立异地支行,部署在珠三角的营业网点密度显著大于其他经济区,形成业务重心。港资证券、基金、保险机构也在珠三角开业。反过来,粤资金融机构也开始在香港设点布局。在此阶段,金融合作本身是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内容,主要特点是机构互设、业务互联、人员互派。跨境业务不断丰富,满足了企业和个人日益增长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抓住人民币国际化重要契机,全面提升金融合作层次。2009年内地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三地金融业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纽带,更紧密联结在一起,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大力拓展业务空间。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并打通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本外币资金池、跨境债券发行、跨境股权投资、跨境信贷资产转让等多条双向跨境通道,合作主动性、互动性增强,与实体经济结合也更趋紧密。可以说,金融合作对大湾区经济形成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四十年来,粤港澳金融合作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向到双向,从专注某类客户群体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从立足自身业务机会到重视区域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模式逐渐成熟,业务形态有机衔接。伴随粤港澳大湾区逐渐形成,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初步形成一个金融圈。2016年仅港穗深金融业增加值就达1200亿美元,粤港澳金融资产达5.9万亿美元,综合金融实力远超四十年前合作初期。
二、粤港澳金融圈对国家的重要战略意义
与三藩市、纽约和东京等三个典型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独特的湾区制度、组织形态和合作机制。香港、澳门和广东分属不同的司法行政关税管理体系,拥有各自法律制度、交易规则、商业惯例、监管架构,令三地之间所有经贸活动具有跨境特点。表面上,同一个湾区被分割成内外两个市场,生产要素未能完全自由流动,跨境金融交易存在某些屏障,似乎不符合大湾区建立共同市场的要求,但实际上,三地经贸往来如此频密、跨境服务需求如此强烈,促使三地金融机构构建紧密的协作关系。区内并存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客户、两大机制,提出与单一市场不同内涵和外延的需求,刺激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并推动政策、监管和制度创新,不断开闢新的合作领域。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多元化及互补性很强的金融体系。区内金融资源丰富、金融实力雄厚,建立了多种货币及汇率制度;主要国际货币尤其美元存量庞大;拥有离岸和在岸两个人民币市场,其中香港是境外人民币业务枢纽;粤港澳一头连着海外市场,另一头连着境内市场,是境内外资金流动主要通道及跨境业务主要平台。大湾区拥有港深两个国际级交易所,合併总市值、交易量及上市融资规模位列全球三甲。可以说,作为一个整体,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与纽约和伦敦抗衡的金融实力。
再者,三地金融业各有特色、各有所长。香港是全球金融服务关键节点,是亚洲时段主要离岸交易中心,与欧美交易无缝衔接,外汇兑换及对沖活跃。香港拥有与美英同源的普通法体系,金融监管达世界水平,调解仲裁具国际效力,英语通行,各类人才充裕,金融基建完备,拥有理想的离岸市场条件及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澳门具备葡语系语言、人才和商业网络优势,可将亚太经济活动延伸到拉丁语系国家。珠三角拥有广深两大金融重镇,金融业增加值仅次于京沪,对外开放度较高,法人金融机构较多,金融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空间布局上,以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等三个经济发展极,相应地演变成港深、广佛、澳珠三个次金融圈。三个次金融圈差异化发展─港深金融合作以创新为特色,形成港深创新合作金融圈;广佛集中了省级监管机构和省级金融机构,形成广佛区域总部金融圈;澳珠金融业规模稍小,但对推动中葡语系国家金融合作意义重要,形成澳珠特色金融圈。广东自贸区成立后,南沙、前海、横琴片区正好位于三个次金融圈关键节点,承担着珠三角新一轮金融创新合作平台的重任,并成为香港金融业开展跨境合作的重要跳板。港深、广佛、澳珠次金融圈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规模相加,而根据不同区位优势,错位发展,互为补充、互为促进、良性竞争、共同对外,共同构筑金融创新开放合作圈。
粤港澳金融圈还因特殊的市场结构有效阻隔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减轻境外市场波动对境内冲击,有利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粤港澳大湾区内,港澳与珠三角之间已建立一道天然屏障,资金进出受到监控,形成了风险缓冲区。香港是中国唯一经歷过各种金融危机洗礼的国际金融中心,尤其是承受了直接以香港为目标的亚洲金融风暴,具有应对和处理不同危机和风险的丰富经验。一直以来,内地把金融业开放措施及人民币国际化放在香港先行先试,取得良好效果。即使遇到问题,亦可及时补救。
粤港澳金融圈以香港为龙头,以广州、深圳、澳门为支撑,与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金融圈互为犄角,形成两个外向型金融圈。长三角金融圈对外开放平台主要是上海,担当跨境人民币清算中心、人民币计价产品交易中心及全球人民币定价中心。区域金融联动,共同服务全国;粤港澳金融圈功能有所不同,主要是作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和通道,是人民币跨境及国际使用先行先试区及人民币产品创新平台。两个金融圈在岸与离岸金融中心遥相呼应,共同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对国家战略部署意义重大。
三、粤港澳金融圈建设中香港的新角色、新作用
香港是粤港澳金融合作的直接受益者。过去四十年,香港金融业在粤港澳经济融合中取得长足发展,成为经济转型的典范。无疑,在粤港澳现有产业格局中,金融业已成为了香港具比较优势的行业之一,是香港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资本及手段。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展现出来的又一次歷史机遇,香港金融业责无旁贷承担重任,这不仅有助于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独特优势,而且对香港金融业长远发展也至关重要。
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整合区内产业资源,明确定位,打造一个具有活力的城市群,培育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香港金融业积极参与,可获得源源不绝的业务机会。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香港作为离岸融资中心,兼具很强的风险对沖功能,可继续支持珠三角实体经济,引导“走进去”及“走出来”资本,疏通经营活动环节,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加快要素便捷流动。
另一方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突破香港金融业发展瓶颈。金融业成为香港支柱产业,并非高枕无忧,隐忧始终存在。首先,要应对区内金融中心挑战。2010年,广深金融业增加值合计不到香港的八成,2016年已反超为1.2倍,三足鼎立已成事实。再者,内地不断改革、开放及创新,两地金融差距必会持续缩小。更令人深思的是,香港金融业发展遇到难以逾越的瓶颈及深层次矛盾,产业空心化、本地市场狭窄、科研经费投入少、金融创新不足等,都在吞食着长远竞争优势。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是,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利用珠三角产业、科技、人才和市场,在竞争中提升竞争力,在合作中寻找持久发展道路。
那么,香港金融业如何更好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回顾粤港澳合作,香港金融业发挥所长,扮演产业合作的润滑剂、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黏合剂、大湾区形成的催化剂等角色,取得明显效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启动,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金融合作层次要在现有水平上再提高。粤港澳金融圈形成,为未来合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也令各地参与区域合作有了新的抓手。
香港金融业基于已有优势和条件,在新一轮粤港澳金融合作中应更有作为,应扮演好四个新角色:一是担当大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支持区域产业转型及科技创新,全力服务实体经济;二是担当粤港澳金融圈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共同完善区域金融合作体制机制,通过创新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三是带动粤港澳共同建设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强化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提高香港离岸金融中心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四是协调粤港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企业走出去,做好投融资和风险管理。
下一步,香港金融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拓展的领域十分宽广,具体而言,可在以下几方面发挥更积极、更主动作用:
首先、发挥香港传统优势,进一步提升境外融资中心的功能,合作成立粤港澳发展基金,跨境发行粤港澳债券,加大对区内尤其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培育对区域长远发展产生重要支撑作用的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为中小型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其次、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积极调整业务模型,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加快产品创新,支持区内新经济、新业态及新科技,同时结合两地科技优势,加强与珠三角金融业和科技界合作,大力发展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重点拓展跨境金融科技,保持大湾区发展旺盛的创新驱动力;
再次、参与以及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利用香港国际网络推广及促成“一带一路”项目,合作设立“一带一路”基金,吸引区内企业以香港为投资“一带一路”的首选平台,协调两地金融和专业服务资源,提供综合金融和专业配套服务,打造以香港为枢纽的“一带一路”金融大通道;
第四、支持广东自贸区金融创新,打造跨境人民币创新合作通道,进一步疏通跨境资金流动通道,争取广东自贸区成为香港人民币流动性提供者,推动个人项目开放措施,支持完善自贸区帐户体系,为跨境人民币创新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载体;
第五、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民生金融,拓展跨境个人信贷、理财、养老金融、医疗健康保险、社会福利保障的金融配套等,突破不同支付体系的清算屏障,打通跨境移动支付通道,为香港通行支付手段在珠三角使用提供更多便利,探索香港居民在珠三角见证开户,建立徵信共享机制;
第六、强化香港离岸金融功能,吸引珠三角支持香港重大金融发展策略,携手两地总部经济,共同拓展跨国公司企业财资管理业务,合作发展离岸资产管理、航空租赁、航运金融服务、国际再保险等新型金融业务。
(作者:应坚,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