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长和改变有时恍惚就在一瞬间,或者因为一个选择,一些人,一段经历。这些经历这些人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你的生命里印上永不磨灭的痕迹。由这些人这些事所带来的力量会一直影响你鼓励你,至关重要的一点,你的每一次飞跃都源於这种力量,当你完成了飞越,他们也同时融进了你的生命之中。这种力量会一直陪伴着你,感动着你,震撼着你,催你奋发,推你前行,给予你一生的坚守和信念。因此,无论你走得多远,无论你多麽成功,这种力量让你感念终生。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於我而言,就是这样的一种力量存在。而能够成为文工团的一员,我要感谢老团长李广立。是他发现了我,鼓励我成为一名军人,帮助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广立团长是我走进军营的人生导师,是我人生的伯乐。
我永远忘不了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那个充满阳光的日子,我带着青春的梦想和对军营的渴望走进了清河大院里的二炮文工团。那天,文工团那栋浅黄色的小楼在秋天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在我眼中显得无比的耀眼和神圣。站在小楼前,我心情激动,浮想联翩。要知道,成为一名军人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啊!这种梦想源於年少时,一位部队的亲戚穿上一套军装回来休假,当时,看着他神采奕奕的模样,我忍不住把他的军装穿在身上,揽镜自照,看着镜子中英姿勃发的我,别提多神气了,我恋上了军装,开始了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理由很简单,因为军人很神气,军装很漂亮。
後来,我带着一首获奖作品《中国茶》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国际茶文化节,有幸遇到了老团长李广立,当李团长夸我歌唱得好,问我愿不愿意去报考当时的二炮文工团时,我的心高兴得像要飞起来。经过严格的考核,那年我和于丽娜、陈咏峰、张莹等五名同志一起考进了二炮文工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队文艺工作者。
记得我第一次下部队,是在一九九九年跟着李广立团长去西北,在漫天黄沙里,李团长对我说:“穿军装,首先要有军人的样子,军人的气质,才会有军人的感觉。当兵最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这句话让我懂得了军装真正的含义,不只是漂亮、神气,更意味着担当和奉献,心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就这样,跟着李团长和战友们一站一站的演,一点一点的学。一次演出後,回到房间准备休息,忽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两位年轻的战士,他们行完军礼对我说:“思思老师,我们想给您照个像。”我说:“好,那就照吧。”我就在楼道里找位置。战士说:“想请您穿上军装,可以吗?”我说:“就这样照不也很好吗?”战士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下周就退伍了,想和您照一张穿着军装的合影。”我回到房间穿上军装,在楼道里找了一个光线好的位置,郑重其事地站在他们俩中间,照了一张合影。入伍前和观众合影那是演员和粉丝的关系,这一张合影是战友和战友的关系,这是我铭心刻骨的感受。
从此,我由一名歌者逐渐成长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从唱着《情哥哥去南方》《共度好时光》这样轻歌曼舞旋律的甜妹子,到演唱《拥军爱民》《亲兄弟》这样军旅作品的铿锵玫瑰。在一次次的演出实践中,我如饥似渴吸取着军队这个大熔炉带给我的养分。二〇〇六年九月,第二炮兵组建四十周年之际,在时任团长张良的带领下,全团上下群策群力,大型歌舞史诗《东风颂》获得圆满成功。通过参演《东风颂》我全方位了解和熟悉了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在《四月杜鹃红》的歌唱和表演中,我表达了全体官兵对牺牲战友的追思和敬仰,我也被一代代导弹官兵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这是我军旅生涯精神成长的重要节点。当我因表演这个节目获得文化部的“文华表演奖”时,我由衷的觉得这个荣誉属於这支英雄的部队。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接上级指示,时任团长屈塬一声令下,我和团里十几名同志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一线。顾不上休息,放下行李,直接去四川绵阳市安县黄土镇北川灾区安置所慰问灾民。临时安置点热浪袭人,气温高达四十多度。当我含着泪水走到灾民中唱起《衣食父母》时,灼人的热浪被泪水淹没,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激动地走上前来和我紧紧相拥,并把她怀中小小的生命交给了我,我用奶瓶给孩子喂奶喝,他睁开明亮而稚气的眼睛好奇地望着我,我紧紧地抱着他,亲吻着他那可爱的脸庞。是的,他还不懂得了解这块土地上刚刚经历的痛苦和爱交织在一起的感动,但他那双闪动着希望之光的眼睛分明见证了这“鱼水情深”的一幕。当天晚上,馀震不断,我们十几个人被安排在两个帐篷里面,床是用竹子临时紮成的行军床。帐篷里挤了我、余大鸣副团长、李丹阳、张华敏、曹芙嘉等八个人,我们和衣而眠。半夜暴雨倾盆而下,靠门边的我因为“地利”有幸受到了老天爷的特别眷顾,帐篷承载不了顶上大水包的压力,直接砸在了我的行军床上,让我在电闪雷鸣中经受了风雨的洗礼,躺在被雨水浸泡得透湿的床上,我辗转难眠……在灾区慰问的那段日子,也是我灵魂洗礼的日子,我不仅看到了灾区人民面对生死的坚强和勇气,更亲身感受到了我亲爱的战友们不顾生死一线救援的战斗场面。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在灾难面前,在生命经受考验的时刻,也真正激发出了我们这群军旅文艺工作者同生死共患难的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奋力前行。这段经历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并会时时让我自省,催我奋进,伴我前行。今年已是汶川地震十年,大年三十,因放不下对这片热土和乡亲的思念,我再赴汶川,和当地乡亲们共度了新春佳节。当我看着灾区重建後的美好景象时,我穿着军装,再次唱起《你让我感动》。
二〇一二年底的那次下部队发生的险情至今仍心有馀悸。我带领十三名演员奔赴一线部队,慰问导弹部队有个特点,演出并不是最累的,赶路坐车才最辛苦,虽然疲惫,大家精神状态十分高昂。一天,赶上大雪,陡峭狭窄的盘山公路结满了薄冰,运送行李并载着郭芳芳、于海楠等四名演员的卡车在山路上突然打滑,原地打转一百八十度,两辆车上的人同时尖叫起来,司机班长临危不乱车技高超,愣是凭着多年走山路的经验,控制住了侧滑的方向,把车逼停在了山体一侧,但右後轮陷在了路旁的道水沟里。如果车子向悬崖一侧滑去,後果将不堪设想。大家赶忙跑过去,看到车上的郭芳芳脸都白了,音响师于海楠紧紧抱住他的设备硬盘生怕受到破损,所幸人员都没受伤。在咏峰、苏威的建议下,大家齐刷刷把鞋脱了,踩着冰碴儿,嘴里喊着“一二三……”把车轮抬了出来,大家根本来不及互相安慰,车又启动了,因为前方的战友已经坐在礼堂里等待我们上场了。演出开始了,郭芳芳的手还是冰凉的,我想了一下说:“今天你先休息,就别上了。”郭芳芳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思姐,你放心,我没事儿。如果今天不让我上,我这一吓不就白吓了嘛!”看着她着急的样子,我决定演出按原安排进行。郭芳芳拿起话筒,从容地走上舞台,当她再唱起《导弹女兵》的时候,我们大家都觉得她就是那个女兵,这舞台就是我们的号位。老团长那句话又响在了我的耳边:“穿军装,首先要有军人的样子,军人的气质,才会有军人的感觉。当兵最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
穿着这身军装,走在连绵不绝的山路上,钻坑道、访哨所、上高原;穿着这身军装,走在歌唱艺术的追梦路上,捧鲜花、挂奖牌、得奖章;穿着这身军装,走在文化交融的“美丽之路”上,把系列音乐会开遍两岸四地,让中华血脉在民族声乐的旋律中凝聚、传承。穿着这身军装,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坐在人民大会堂;穿着这身军装,作为观礼嘉宾走上观礼台。
军装在身,重量在心,这份重量是使命,更是责任,是担当,更是奉献。
(作者:陈思思)【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