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职业倦怠症”怎么治

发布日期:2019-07-15    浏览次数:1203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合力导致的情绪耗竭的工作状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现代化程度的迅速提升、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倦怠现象在我国社会也呈现出某种发展的苗头。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效工作的现象愈来愈凸显

  在西方传统社会中,工作被视为一种上帝安排的天职。所谓天职,就是把自己在俗世间好好工作视为听从上帝的召唤。正因为这种精神,才有以新教伦理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繁荣。工作即劳动,也被视为一种价值创造的过程。即使是没有创造价值的植入,工作也被视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工作,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就没有稳定的生活保障,那也就不能保证自己“糊口”,何谈“养家”,更不能说什么“个体潜在能力的实现”了,更何谈个体的自由、平等以及自我实现等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呢?

  就业率,或者多少人能够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是衡量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当社会的就业率较低或呈下降趋势时,社会的良性运行也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选举中都把“提高就业率”视作一种吸引选民的政治举措。

  现在,关于就业的资本主义工作伦理似乎正在发生变化。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在其新著中提出了一个描述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作理论即“狗屁工作”概念。在《狗屁工作:一种理论》一书中,格雷伯认为现代社会中约有30%-40%的人在从事着“无效工作”。因为“无效”,所以被视为“胡扯”“扯淡”“狗屁”。格雷伯提出的“无效工作”,其本质并不是“无效果”,它与所得的工作报酬无关;而在于“无意义”,在于工作似乎并没有创造多少价值。所谓“无效工作”,是指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从事着没有意义的工作。也就是说,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效工作的现象愈来愈凸显。


从“情绪耗竭”到“职业倦怠”

  “狗屁工作”也好,“无效工作”也罢,反映的都是一种弥漫于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对待工作的情绪和态度。这种情绪和态度,综合起来就是一种职业的疾病,即“职业倦怠”。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时呈现出一种情绪耗竭的症状,不再有新教徒那种“应召”的工作激情,而是低活力度、低热情度,在身体上感到极度疲劳,在工作态度上则是冷漠、敷衍、拖延等。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初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罗伊登伯格在1974年提出,用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自此之后,职业倦怠被用来表述更多行业领域中从业人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工作状态,且受到学界愈来愈多的重视。

  职业倦怠这种消极情绪主要源于几种情况:一是个体因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产生的自我矛盾,临床医学视角将职业倦怠归因于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不现实的高期望和无法缓解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情绪的不良状态;二是付出与回报显著不匹配而引发的情感冲突,教育心理学视角将其称为由于付出与回报出现显著差异而产生的“无效感”;三是工作专业性或技术性较低而导致的热情与兴趣递减,历史社会学视角认为职员因受到社会传统、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了工作中的满足感;四是职场天花板效应,由于个人发展遇到阻碍而致使的无力感;五是工作环境的影响,基于人际关系复杂而导致的厌倦感。概言之,职业倦怠让职员产生从事着“无效工作”的幻觉,工作好像很忙碌,但实际上并没有创造价值,进而引发工作情绪低下、自我效能感下降。


当前我国社会中的职业倦怠现象

  大卫·格雷伯“无效工作”或者“狗屁工作”的概念所描述的现象,在我国当前社会中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并有蔓延之势,值得学者、职业管理层以及相关政策制定部门的重视。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和我国社会所处的全球时空场域相关。一方面,我们已经处于全球社会之中。生物性疾病有向全球迅速扩散的可能,同样,职业病或者职业的某种态度也会有“异地同心”之可能。由此,职业倦怠亦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知识分子关注的一种普遍工作情绪。另一方面,我们业已跨入小康社会之列。伴随小康社会出现的是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大加速、社会结构的大调整、社会关系的大分化等显著的社会变迁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民众经历着从物质到精神、从单一到多元等更高需求的转变;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伦理也在经历着全球化、现代化所带来的各种观念的冲击。由此,职业倦怠逐步成为我国民众正在经历的一种个体转型表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现代社会的职业倦怠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呈正相关的。

  职业倦怠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的出现,也和个体内在的认知与个体能力建设十分相关。一方面,是个体因工作的高重复性或低技术性而产生了无聊感。平凡的工作中人们总会依靠以往的工作模式来进行,重复性而模式化的作业不免会让人产生厌倦感。大部分人在工作时鲜有创新的动力,因而很难激发个人的工作激情。另一方面,是个体往往因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产生了挫败感。有时,在从事某个职业的初期个体对职业抱有高期望,但现实与目标一旦出现显著差异就往往会产生“无效感”。这实际上是由内在匮乏感而导致的不良情绪,这种内在匮乏感的凸显会大大阻碍个体潜能的激发。再一方面,个体往往也会因工作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无力感。人的社会属性使其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社会支持程度高必然会对个人产生很大的鼓励,而若社会支持力度低则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工作状态,由此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

  相较于美国社会,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可能存在以下两种特征。一是与城市化相伴随。目前我国社会的职业倦怠现象多集中于一线城市,以北上广深最为突出。社会的发达程度越高,人的异化分工程度也会越高。职业倦怠是城市化的衍生物,在农村地区或传统社会并没有非常突出的显现,究其缘由是,城市化伴随着城市人口更大的经济负担与竞争压力、更高的精神需求与多元选择。二是全行业覆盖。我国社会的职业倦怠,涉及的行业已从服务业扩展到了医疗、教育、金融、公共关系等诸多领域。据近年来国内的研究表明,我国职业倦怠高发的十大职业包括护士、公务员、教师、IT工程师、记者、警察、零售员、市场营销人员、金融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职业倦怠现象已不限于以上领域,而是呈现出全行业覆盖的趋势。

  职业倦怠的程度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别。轻度的职业倦怠呈现出工作兴趣和热情递减的状态,工作过程中持有厌倦感与疲惫感;中度的职业倦怠会蔓延至其他领域,不再受工作领域的限制,会将负面情绪波及家人朋友,以致影响生活的和谐;重度的职业倦怠会有强烈的离职意愿,减低职业忠诚度,甚至影响身心健康。例如,可能出现身体方面的不良反应,如失眠、胃肠痉挛等,在精神上可能导致生活无意义感、抑郁甚至导致自杀。


职业倦怠的克服

  职业倦怠,往往伴随着一些消极情绪甚至个体工作情绪的枯竭。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消极情绪的恶劣影响往往并不只限于工作领域和工作时间内,而是会蔓延到与个体日常生活相关的所有领域,即从影响个体对工作的积极性认知,蔓延到对生活热情的吞噬。这种职业倦怠对个体日常生活热情的“蚕食”,却往往很容易被职业倦怠者和社会所忽视。职业倦怠现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出现和蔓延,需要人们重新审思有关工作的伦理以及与自我相关的个体能力建设问题,并制定适宜的应对策略。

  以创造力克服工作无聊。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自我实现未完成而导致的情感冲突。当个体认为其潜能可以充分发挥的时候,职业倦怠现象必然会随之消减。将个体创造力嵌入到平凡的工作之中,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即使是平凡的工作也需要有创造力的植入,以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以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一切工作。创造力并不仅限于大发明,日常工作中也有小创造,对前人工作模式或成果的发展也是一种创造,都是个体潜能的发挥。

  以正念复原职业初心。职业倦怠,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遗忘了职业初心后的迷茫状态。因此,以正念引导职业倦怠、找回职业初心就显得愈加必要。“正念”的核心内涵可概括为,有意识地觉察与非评判地接纳当下的体验。对职业倦怠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正念引导。正念引导可以帮助职业倦怠者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在工作环境中通过正念引导调节个体的意识、疏导个体不良的工作情绪,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比如,每天起床对自己说一句鼓励的话;在疲惫时将工作暂且悬置,适当运用音乐疗法或者运动疗法等缓解过于紧张的情绪。

  以灵性促进个体完整性。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总是处在某种程度的匮乏及其所引致的不安状态中,职业倦态无疑也与此非常相关。因此,驱除工作中的职业倦怠,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这种因内在的匮乏所致的不安,培养个体自身的完整性。个体自身完整性的培养,在于促进个体能力的完整性建设。灵性社会学视角认为,只有当个体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和灵性能力三种基本能力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有效建设时,个体才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即成为一个内在没有匮乏、工作具有创造性、生活充满个性自由和快乐、生命富有意义的人。同时,个体职场灵性的提升必然会促进个体能力的充分发挥,并为良好的工作心态提供积极的向导。

  以社会建设完善个体情绪支持。一个人的社会支持力量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职业环境,二是个体的家庭环境。因此,在消解现代社会职业倦怠的过程中,国家政策、社会制度和企事业单位的架构设置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根据实际需求精简机构和人员,消除管理层利用权力之便安插人员就业的恶劣现象,使实际岗位与需求岗位保持一致。精简人员有可能带来失业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加大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力度,在调整组织架构的同时出台并实施配套的社会保障政策。职业倦怠现象的蔓延也可能波及社会和家庭。促进家庭能力建设,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水平,建立亲密和信任的家庭成员关系,将家风建设成一股消解个体职业倦怠的清凉之风,对于消解由职业倦怠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灵性引导生活,是克服职业倦怠这种现代社会职业疾病的一剂良药。将创造力植入工作的无聊状态,以正念复原职业初心,以灵性促进个体的完整性,以工作环境建设和家庭环境建设来完善个体情绪支持体系等,无疑是我们可以用来帮助那些陷入职业倦怠的个体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少青,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导)【来源:人民论坛】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