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古村落建筑:凝固的传统文化

发布日期:2017-12-15    浏览次数:1199

古村落指的是形成于民国(1911年)以前,仍保持着原有的村落格局,有一批完好的明清风格的古民居,有较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落。村落,是农村聚落的省称,是中国农村建筑聚落的最小单元,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村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生活居住、生养繁衍的场所和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的基地。研究古村落,首先要研究村落,因为古村落存在于村落的汪洋大海中,它是村落的组成部分,又是村落中的精华,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古村落的核心景观是古民居,其主要魅力也在于古民居。以江西省为例,古村多为两层,上层藏物,下层住人,大都青砖灰瓦,木架结构,石料为门,附设庭院,富豪者还横联纵进,至少旁加侧屋,后带倒厅。明式建筑的大门设在一旁,成品字形厅,清式建筑的大门改置中央,成口字形厅。先搭屋架,后建屋墙,因而有“墙倒屋不倒”的优点。大多马头墙高耸,或四周高墙,以天井采光,完全可与徽派建筑媲美。江西古民居最普遍的形式是“天井”格局。各进皆开天井,天井是指上缘由屋顶四向的屋檐或墙壁组合构成,下底铺地面积大于井口,凿内池、留沟防、设路径、安石埠、置盆栽种种异制,都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

如今,木结构成为判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主要标准之一。古民居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不仅是因为木材是中国常见的材料,质地坚韧,触感良好,容易施工,而且还在于木结构造型轻盈,屋宇更有飞扬意味,配合厚重的山墙或外墙,兼具端庄活泼,符合中华民族中庸个性的审美心理。木结构建筑体制的传统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伦理本位特质,排斥了对彼岸世界的追求,而着重引导人们注重现实世界的亲亲之爱。中国人诚然也有“长生不老”的欲望,但在文化主脉中,却很少有依赖物质以达到永恒的意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中国人也不希望建筑能永存。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有所不同,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神为中心,也就是“人本”和“神本”、“物本”的文化概念。神和物都是永恒的,人却是暂时的,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下自然产生不同的选择态度和方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坚持木结构建筑原则与此有很大关系。

古民居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便不是以单一的独立的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在严格对称原则下,各个建筑之间有机相联,构成多样变化又保持均衡统一的平面整体。在群体建筑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中,又展示出空间序列的内在深化,通过复杂的柱、梁、檩、椽等建筑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意境,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院式建筑形式。

古民居建筑的平面纵深构造的艺术风格同西方建筑不同。西洋式古典建筑以体势雄豪宏壮争胜。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城堡式建筑。八世纪以后的哥特式建筑最为典型。中西建筑在空间序列上展开的不同风格,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古民居建筑在空间序列上,以平面展开、相互关联、内在深化为特征,故而具有“庭院深深”的意境。与中华民族注重“关联与和谐”的意识以及内倾的性格相吻合。西方建筑在空间序列上的高向伸展与扩张,则反映了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发展的传统与外倾的民族性格。

中国民居建筑蕴含着一种生命常变的观念。在中国文化里蕴含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变动不居。中国认为人难免一死,死后会有下一代继承,下一代死后会有再下一代继承,自己有限的生命必须靠儿孙延续,因此没有儿孙被视为最大的不孝。这是中国人与西方不同之处。中国人是要儿孙来纪念自己,不以房子来纪念自己;而西方人则常用建筑来纪念自己,因此外国人盖个房子,常用石头刻字嵌在上面是很普遍的。在大学里想要募捐座建筑非常容易,但要募捐其他的资金则不太简单,因为每座建筑都有捐赠者的姓名,日后靠大学的持续,这姓名亦能保存久远。而中国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因为传统民居木构房子雕刻无法持久,人们知道再华丽的建筑,时间都是有限而终会腐朽的。因此与时间竞争是无济于事的。任何建筑物过了一定时间就会腐朽,腐朽后需要更新。“百年大计”是后来西方传入的观念,在传统的中国是没有的。建筑与人生一样,不必过分努力期望它能永恒持续下去,生命是不会永恒的,建筑只代表一代的生命,随着代际更迭而消生,是很自然的。正如梁思成先生在《古民居建筑史》中所说:“盖中国自始至终未有如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永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如被服与马车,时得而更换之……”。房子就和衣服一样,穿破就应该扔掉,房屋并非了不起的需求垂之久远的艺术。这种不断变化的观念,就是不断求新。常保求新的观念是中国人在骨子里所赞同的,新的比较好,是因为新的会变旧,旧的会变老,老的会走向死亡,所以新了还要再新。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人的命运也是这样,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人觉得事情是一直变动的且继续在变化之中。对“新”的美好的企盼和希望是一般老百姓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西方人希望建筑是一种永恒的纪念,这在早期《圣经》中即有记载,以石头建造庙宇或神殿里反映了永恒的观念,而后期所有的欧洲教堂建筑,也都体现了永恒的观念,即常用石头或砖为建筑材料。这一点与中国不一样,中国人喜欢用木头且一向以木头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农村,哪一家房子用的木头多,说明这家有钱,有社会地位。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这种观念———认为木头是比较容易腐坏的材料,石头是更结实的材料,用石头建造房子不容易垮。中国人认为,房子旧了就应该建新房子。有钱的人应该住新房,穿新衣服。新的才是喜庆的、充满希望的。这和西方人的观念完全不同,譬如在英国,如果哪一家拥有一座古堡,亦即是十三世纪骑士时代的建筑,会令人肃然起敬。所以,有钱的欧洲人都会以拥有一座建筑而自豪。在中国则恰恰相反,住老房子的被视为是没出息的;有出息的就该拆掉老房子,盖栋又新又大的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士大夫阶层把玩古玩之外,并没有保存旧东西的习惯。农村的庙宇,哪一座是新盖的,哪家香火就旺盛。所以中国人没有保持古建筑的习惯和观念。

中国民居之所以是一个建筑群,与传统的家产继承习惯法相适合。欧洲的城堡能持续多年,与其社会制度中的长子承袭有关。不论儿女多寡一律由长子继承城堡,城堡上所刻的姓氏爵位,由一人承继而传袭下去。这种继承法保证了西方人建筑单体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可是中国人家产的继承传统并非如此,多以众子平分为原则,或有偏爱亦以幼子为多。因此,房屋需有很多房间组成,长辈过世后,儿孙都有房子住。以防长辈不在时,儿孙为生存空间而互相争斗。

另外,古民居建筑与中国特有的一种人文精神有关。中国人不是一个宗教的民族,即便有宗教也是一种原始的宗教,祭拜只是为了满足现世生活的某种需求,并非严格意义的宗教。目前我国乡村庙宇之多,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数座,能说我们没有宗教吗?可这些庙宇和原始时代的大树或石头是一样的,门有门神,灶有灶神,床有床神,厕所也有神,这些神都只是提供人们精神寄托而已,不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只是一种实际生活的延长。女孩子想生儿,她就去拜拜,拜后就希望兑现,如果她刚好生了个儿子,就拼命地向菩萨身上贴金;如果生了个女儿,大概就不去拜了,等到下次想起来,再去拜另一个神。所以中国人精神寄托的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信仰。对建筑空间来说,由于中国人对人性的重视,故而在建筑的秩序结构中反映出人文社会的精神。民间庙宇建筑与住宅风格是一样的,只是一座华丽的住宅而已,神的排列组合,成为家族人伦等级的复制,庙宇中并没有令人敬畏的气氛,而是亲切的有求必应的。

同时,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并不重视自然环境,这是古民居建筑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环。许多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非常爱好自然、亲近自然;在诸多古典文献里,尤其在文学艺术的表现上,反映出中国人对爱好自然的向往,诸如山水诗,山水画等都是表现自然的,因此,中国文化基本上应该是一个爱好自然的文化。但从建筑文化的角度看,并不是这样。其实,现代西方人比中国人爱好自然,他们建造别墅,考虑的第一要素是景观。如今,人们纷纷到郊外买别墅,选择风景好的地方,这是很自然的。安排房间的坐向,客厅要求设立“观景窗”。数扇窗户连起来,中间没有窗框,全是一片玻璃,坐在客厅看出去,户外风景就如同框画一般。这个“借景”手法在中国园林建造中很早就有了,但在建筑上,中国人无论是盖别墅或盖其他建筑,都不首先考虑景观。盖房子常常先找个风水先生决定房子的方位,而周边风景明明摆在前面却一点不能享受。传统盖房子的目的是寻求一个安心和安宁的居住空间,以求得家的兴旺和发达,而不是一个很美丽的景致。


(作者:万建中,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来源:《中国政协》2014年第14期】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