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之一
传统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最近几年,全中国人民都在探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现这样一个中国梦要依靠软实力。而我们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软实力里面最重要的、最被世人看重,恐怕也是今天我们拿出来之后会让世界认可的东西。当然软实力包罗万象,今天我们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是软实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们有一种自豪感,也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但是不久之前网上流传一段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话——我没有考证这句话是不是真是她说的,但不管是不是真出自她之口,起码真实反映了许多西方人,尤其是政界、学界,这些人对中国的判断——她那段话大致的意思是说:西方不要怕中国,中国没什么可怕的,他们只会制造,他们没有思想。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深有感触,我们当今的中国人恐怕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最在乎别人怎么看的国家。我们这么多年从积贫积弱到今天,我们的成就都希望世界知道,但是很多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举个例子,中国的高铁20年前一公里都没有,短短20年,中国的高铁的里程数比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这样的成就,我们自己反而越来越没有感觉了。前些时候我在一个学校演讲,头一天新闻里报道我国有3条高铁同时落成,我第二天问谁注意这条新闻了请举手,结果几百个学生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要知道,这3条高铁中任何一条,放在欧洲的任何一个大国落成,都会是他们媒体的头条,一定是所有的政府首脑参加,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是,在中国,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视而不见了。所以,我们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会让人们对我们刮目相看,但是要让人家对我们从心里敬佩,甚至让他觉得我们有魅力,恐怕还不行。所以,现在我们讲到软实力的时候,从国家领导人到学界都强调,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为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让世人觉得这是值得敬佩的,而且是他们没有的。所以,我们先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
一
虽然现在大家都在说弘扬传统文化,但有一个现象,很多讲传统文化的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国学,把国学等同于儒学,又把儒学简单的理解成孩子们背的《弟子规》,《三字经》。这些东西当然是传统文化,但只是传统文化的浅层次,是传统文化的表层。
讲到传统文化就说儒学对不对呢?没有问题,儒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仅仅讲儒学是不够的,我常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三根柱子两层楼”,这是我一个浅显的比喻。为什么讲三根柱子,大家都知道最简单的物理原理,不能少于三根柱子才能撑起一个物体,凳子最少要三条腿,两条腿是站不住的,所谓三足鼎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起码是三根柱子,哪三根柱子呢?就是儒释道。儒是儒学,孔子、孟子这都是代表人物。释,释迦牟尼的释,就是佛学,佛教从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到今天差不多2000多年,早已经中国化了,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道家、道教,这是我们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我们中国人自有的宗教。儒释道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现在很多人只谈儒,不谈佛道,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文化上看都是片面的。中国人有一句话,是历代文人所崇尚所坚持所遵循的,就是苏东坡曾说过的:“儒道兼综,显隐皆可,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这是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都认可的,虽然汉代独尊儒术,但是汉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强调的是“儒道兼综”。再加上外来的已经中国化的佛教,这三者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所谓“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养心”,儒释道三者在构成中国人的人格方面是分工不同,各有侧重,但是缺一不可的。
为什么要“儒道兼综”?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每个家长让孩子读书的时候都希望孩子有出息,什么叫出息,最大的出息莫过于治国平天下。当然中国的儒家有更深刻的区分层次,就是所谓“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言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立功就是保家卫国,为国家为民族做实际的事情,最难是立德,是君子圣人之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即使是立功,所谓建功立业,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要实现自我价值,为民族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对自己是事业,对社会是善举是好事,每一个人都这么希望。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年轻时代每个人都有雄心壮志,到了中年后,尤其是步入老年后,绝大部分人所做的、能做的都和当年自己所想的有很大距离,于是很多人会感伤、会失望,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人会更多。过去我们没有听说过抑郁症这个词,现在我们不但听说了,而且每个人周围都有人得抑郁症,变成常见病了。为什么现代的抑郁症这么多呢,为什么过去的人抑郁症少,仅仅是因为现代节奏快了?我想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时代,不管是什么社会,也不管节奏快慢,所有人都想建功立业,都想升官发财,都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最后能够达到自己愿望的永远是少数,为什么过去的人抑郁症没有现在这么多呢,那时候没有心理医生,没有抗抑郁的药,靠什么使社会上绝大多数的读书人能够身心健康的度过一生?就是那四个字:“儒道兼综”。后面四个字叫“显隐皆可”,“显”就是彰显于世,“隐”就是退隐,隐居的隐。“显隐皆可”就是儒道两家互相补充,这是在历代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所梳理的做人的宗旨。顺利,天下有道则显,不顺利,处逆境则隐。
不要小看“儒道兼综,显隐皆可”这八个字,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绝大多数人善终,没有得抑郁症,没有跳楼跟这八个字有关。道家讲无为,讲“无为既无不为”。这是东方哲学一个共同点,老子有一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的房子,上面有房顶,四面有墙壁,下面有地板,东西南北上下叫六合,在房子里六个方向都封闭了,都是“有”,只有中间这块叫“无”,但老子说当其无为之用。杯子也是,水是放在“无”里面,放在空的杯子里。所以道家的思想开启了中国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对讲究进取的儒家的一个非常深刻、必不可少的补充。我写过一本书叫《禅与乐》,研究禅宗和音乐的关系,在《禅与乐》里头我专门找了两幅图片并在一起印在书里,一幅是齐白石的头像,一幅是荷兰画家梵高的自画像,齐白石也好,张大千也好,留给人们什么形象呢——白须飘拂,仙风道骨,神仙模样。梵高呢?样子像一个幽灵、一个恶鬼,头上缠了纱布,因为他自己把耳朵割下来了。我把这两幅照片并排放在一起,想说明什么呢?中国的艺术家或者是画家、书法家,颐养天年的、长寿的为多,西方的艺术家短命夭折的多,神经病的多,自杀的多。中国也不是完全没有,徐文长大家都知道,杀妻,犯神经病,但是这样的太少了,绝大部分都是长寿的,是寿者相。所以我们常说写书法能长寿,但西方不是,他们把生命浓缩了,一下子迸发出来,能量守恒,每个人都这么多,他一下子爆发出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确和细水长流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传统中国文人在任何一个条件下,都可进可退,就是因为中国的哲学里这种儒道的互补。
二
还有一个就是佛教,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前,包括现在,绝大部分中国人一听到宗教两个字,第一个反应就是迷信,认为佛教就是迷信。赵朴初老先生在世时,曾经振聋发聩地说了几个字——表面上似乎是很平静地说出来的很普通的一句话——现在想来越觉得他说得深刻。他说:“佛教是文化”。就这五个字,意思是什么?第一,不是迷信,第二,没有你想象的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它是文化,需要学习。佛教进入中国有2000年了,对中国人有多大的影响呢?这个影响之大恐怕超过我们每个人平常的认识,就拿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汉语来说,如果从我们现存的汉语当中去掉佛教传来的语言的话,我们现在张不开口,不能说话。为什么?很多都是佛教中传来的词。比如我们说:“世界”。世界这个词是佛经里才用的,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没有世界这个概念,我们只说“天下”。佛教传进来我们才知道,我们说的“天下”范围还是窄了点。大的话叫“大千世界”,小的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比我们“天下”一词要丰富、要深刻、要符合实际许多。“实际”,“实际”这个词也是佛教中传来的。再比如“相对”、“绝对”、“因果”、“究竟”……包括很多成语:“头头是道”,“心心相印”……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招研究生,我叫“导师”,“导师”这个词也是佛教中传来的。我的学生更离不开佛教中的词,要做“功课”,“作业”,这也是佛教中的词。离开这个我们没法说话。据说王安石说过一句话,他说:“成周三代之际,圣人多出儒中,两汉以下,圣人多出佛中”。他说夏商周三代的时候,包括后来的春秋战国,儒家多出圣人,比如孔孟。两汉以后,圣人多出佛中,中国历代许许多多著名的诗人、学者、艺术家,都受佛教的熏陶、影响。杜甫是儒家代表诗人,他有两句诗,叫“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李白也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还有白居易,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都是禅宗中人。到了近当代,康有为、梁启超,包括李叔同,苏曼殊,八指头陀,这些著名的文人学者,都最终皈依佛法。还有大家都熟悉的谭嗣同,谭嗣同了不起,变法失败,很多人跑了,脚底抹油溜了。别人劝谭嗣同也跑,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各国的变法没听说过不流血能成功的,但中国还没有人为此流血,谭嗣同说“愿自嗣同始”,五个大字,惊天动地。“我以我血荐轩辕”,那个时代的人都是要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来为变法、为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切。谭嗣同是佛教徒,佛教对生死的看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非常重要的,儒道两家不谈生死,尤其是儒家。孔子诲人不倦,他对学生有问必答,只有一件事他不说。什么事?生死之事、鬼神之事。子路是他最欣赏的学生,子路问他生死之事,他很不耐烦的说:“不知生,焉知死?”孔子是“不语怪力乱神”,你先把生的事情弄清楚,死的事别问。问,他也说不清楚。生死之事是关于灵魂是否永存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最原始的根,一个是秦的文化,一个是楚的文化,楚是信巫好鬼,但最终楚文化没有成为影响全国的文化,影响全国的是周的文化、秦的文化,包括孔孟,都是把生死与灵魂有无的问题排除在思考之外的。是佛教传进中国之后,中国人才开始相信人有灵魂,而且生命不仅仅是一世,有前世有今生,这个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大到让信佛的人不怕死。怕地狱,但不怕死。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是个什么人,我们所有的中学教师都会告诉你,阿Q是鲁迅先生集中了中国人所有的劣根性所塑造的一个人物,简单讲是一个反面人物,但是这么一个反面人物他死前的表现如何?他绑缚刑场的路上还要唱:“我手持钢鞭将你打”,重要的是他唱完后说的一句话:“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是什么思想?这是典型的佛教思想。阿Q不知不觉的也受到佛教的影响,让人相信这个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个重要吗?这个太重要了,当一个个体生命面临死亡的时候,让他保持了一个人的尊严,他没想要哭,没有软如一滩泥,不是被人拖着上刑场,他是挺着胸去的,还能唱。
儒释道这三家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形的无形的,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是无形的,对阿Q的影响是无形的。有形的更多了,中国现在几乎所有的旅游点都是和宗教和历史有关的,中国据说只有五个唐代的建筑,五台山就有两个:南禅寺、佛光寺,现在发现的唐代建筑全部是宗教建筑。我们引以为豪的世界知名的中国古代雕塑,从敦煌、云岗、龙门,到乐山大佛,大部分是佛教洞窟,也有一些道教宫观。假如没有这宗教的需要,就不会有这么多伟大的艺术品留到今天。就中国的雕塑来讲,可以说如果不讲佛教的话,中国就没有雕塑,至少没有可提的雕塑。像乐山大佛,建成几乎用了100年,人生不满百,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佛教艺术家去做一件自己今生肯定看不到的作品呢?这信仰之力,信仰之光不但解释了这样一个问题,也解释了另外一个问题,当代做的菩萨像,你怎么从他脸上看不到光,看不到古代流传下来的菩萨造像的那种慈悲之光呢?原因很简单,古代的艺术家在为佛造像的时候,是怀着信仰造的,造像人的心是静的,净的,是与佛贴近的。现在的人造像的时候在想这能卖多少钱,我不用这个材料而用那个材料是不是成本更低啊,等等,全是俗念。艺术绝对是心灵的折射、心灵的反映。一个俗不可耐的工匠所做的佛像怎么可能有超脱空灵的精神呢。从文化到艺术到人生观,儒释道三者共同构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我觉得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三根柱子两层楼”,上面一层的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东西的共同载体是汉字,是借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一提传统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从李白、杜甫到曹雪芹,都是这些。但是很多人常常忽略了楼下还有一个底层。这个底层不是低下的意思,其广大,其高远,其丰富,其精彩,都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这部分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他的载体是语言,就是我们所说的口头文化。昆曲作为我们中国的第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项目的时候,这个项目的名称就叫做:“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特点就是口口相传,与以文字为载体的精英文化不同,包括以昆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还有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尤其是我们各种各样的手工技艺,包括苏绣等等。也包括我们的民俗、节日,如民俗当中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内容、形式,从剪纸,贴窗帘,服装,生产、生活当中的一切传统,都是。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有物质的载体,比如说中国的瓷器制造,瓷器本身是物质的,但是如何制造这个瓷器,这个技艺的核心是非物质的。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所有精神的东西,包括保护传承技艺的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而言有没有重要的意义呢?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我在一个大学讲课的时候问学生,你们设想一下:在传统社会,一个农村子弟,他是千百万农村人民中的一个,他没有读过书,没上过一天学,他不识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他甚至没有名字,没有学名,只有一个乳名,他是社会传统社会中几亿人中的一个。但是,他不但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知道勤俭持家,还知道孝顺父母,知道“二十四孝”故事,甚至,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会挺身而出,知道“精忠报国”!他虽然一字不识,但是他可能会给你滔滔不绝地讲杨家将,讲岳飞传,他知道赵子龙,知道关云长,知道梁红玉,也知道秦桧,知道金兀术,他爱恨分明,他有强烈的道德感,邻居家有谁不孝顺父母他会谴责,会不齿!请问:他从哪里知道的忠孝廉耻?从哪里知道的仁义理智信?他听说书,他看戏,他过传统节日!他就是从这些丰富的,和中国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不但有了深层的道德感,有了生动的历史知识,也有了一个“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就是这些东西,使每一个中国人保持着他的基本人格,他会健康的度过一生,他会用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从而保持了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基本的结构和文化的传承。
(作者:田青,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学者)【来源:《中国政协》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