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春节,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发布日期:2017-12-19    浏览次数:1438

春节,俗称“过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延时之长,受众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坐标内的现有节日中首屈一指。

伴随着当前全球化进程,春节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被保留下来的同时,又赋予了鲜明时代气息的文化内涵。现时的汉文化圈中,除了两岸三地以外,新、马、印、韩是法定假,菲律宾已于2012年定位国家假期。即,如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以及遍布全球的中国城等地,农历新年均为法定假日。如同西方的圣诞节,春节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春节习俗多种多样,不同时期、地域、民族都不尽相同。就连与汉文化圈不太紧密的很多族群,北方如鄂伦春族,南方如白族,也同样有过春节的习俗。根据长时间来的阅习、观察和思索,其春节意义大致体现在聚合、祭拜、探访、欢愉、辞迎、交谊、大爱等诸方面。

其一:聚合,即团聚、团圆、团结之意。这主要表现于聚人、聚财、聚心而合成一种共识。

聚人。则多表现在从腊月初八一家人围坐一起吃“腊八饭(粥)”,饭里面是鸡、鸭、鱼等多种肉粒,米、豆、菜等多种粮食等等,以“粥”形人之聚,这算首聚;腊月三十,中午或晚上,在外的人无论怎样都要千方百计赶回来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晚上守团圆岁,乃为二聚;正月十五闹元宵,一起吃“送年饭”、看花灯等,可谓三聚。这三聚都是一个为人而聚,故之“聚人”,其用意在于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欢欢喜喜。

聚财。通过一年的劳作,大到国家、企事业、单位,小到一个家庭和个人,都要在春节之前把一年的进账和支付算个清楚,尽可能把该收的财(钱)全部收回,放到库中或家中,弄个清楚明白,以利来年作好新的打算和安排。

聚心。就是通过“节”把人聚拢,把心收拢,放下一年的思想包袱,放下一年的疾劳辛苦,从而放松心情,融洽关系,团结友善,达到汇心聚力之目的。

其二:祭拜,即寻根问祖。以“节”为媒,寄托哀思,拜天、拜地、拜老人,从而营造尊老爱幼,敬老孝亲之良好氛围,为后人作榜样。不少地方利用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汇报全家当年生活情况和腊月三十迎回“灶神”的方式在灶台供奉食物以祭拜“灶神”,为的是来年灶头不缺柴米油盐醋茶,全家丰衣足食。还有在“立春”之前扫墓垒故土,利用腊月三十晚一家老小一起到坟前给先辈鞠躬、烧纸钱、上香蜡、放鞭炮等,慰祭已去的先前长辈,告慰已逝者用灵魂护佑生者事业兴旺,学业有成,健康成长,快乐幸福,和睦友善,安定祥和,从而达到祭先激后之作用。

其三:探访,即探亲访友。人们在一年的工作、劳动、生活之外获得一个闲暇之时,利用春节“过年”这个时间探视亲戚、访问故友。一般情况下,人人都在大年三十回到家里,依传统习惯,初一原则不出自家门,从初二开始走亲访友,其顺序大致为直亲、傍亲、故友亲朋,用这种方式把亲情、爱情、友情等人间真情尽可能表白出来,以达到因情长谊之作用。

其四:欢愉,即欢乐、歌舞、放松心情。无论是工人、农民、军人、商人、学生、教师、医生、公职人员等,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华人华侨)经过一年的辛劳无不想放松自己的心情和思想,可以说,春节便成了中华民族所有人向往的心灵和精神假日。于是乎,从历史到现实,在旧历年大年三十之前,各地都要准备自己的节目,基本从九、十月间起各地戏班子就忙个不停(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为的是迎接春节过年唱大戏,闹佳节,悦人心。在乡下,到处可见在人居相对集中的地方找宽敞的院坝按秋千,从初一起就有不少的人从四面八方拥来打秋千,拽秋歌、打钱棍、踢毽子等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以此达到过欢乐春节,愉万众心情之效果。

其五:辞迎,即辞旧、迎新。如打扫卫生,把一年的积尘、污垢全面清洗扫除,农村还要杀年猪、担豆腐、备年货等。腊月三十这天写对联、贴对联,通宵点灯守岁迎春迎初一到来,大红灯笼高高挂,城里乡下到处张灯结彩,浓浓年味,一派新景象,迎接新年到来。初一早上穿新衣新鞋吃面条,意在从第一天开始生活充裕(延面不断,一年四季不愁吃,这也是生活的向往),早饭后都走出家门外去解除过去一年的疲惫,去放松各自的心情,去迎接新的生活。

其六:交谊,即交流、交友,化解心结,调和纠纷。农村一些地方在腊月三十或之前一个院子或一个村落由几个有威望之人组织摆坝坝席,亲邻友好、同村或院大小人一起吃团宴饮酒,诉家常,摆天南地北龙门阵,有误会的消除误会,有矛盾的化解矛盾,有隔阂的消除隔阂,吃得热热闹闹,喝的痛痛快快,吃出个大家乐,喝出个全高兴。还有就是在春节期间,把一些亲朋好友邀在一起或相互走动以示友好、示感谢,畅谈旧事、好事、难事、家事、国事、天下事等。

其七:大爱。过一个春节新年,怎么又与一个“爱”字染上了边呢?而且还是“大爱”,不是“小爱”?原因很简单,它主要体现在“回归”二字上,这就是回国、回乡、回家。回到起点和元点上,突出的是一年奔波、劳顿、拼搏奋进或喜或忧,或苦或乐,或酸或甜,不少华夏儿女从异国他乡千里迢迢要赶这个时间回国看一看,回乡看一看,回家看一看,让漂泊的心找到一种“家”的温暖,与家乡和家里人叙谈一下各自的喜怒哀乐,表达的是一种爱国、爱乡、爱家之“大爱”情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春节文化内核中,中华文明崇尚和谐是其根本。作为春节之本的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深深植根于汉文化圈中各类人群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这些人的行为上。只有尊重和承认差异性存在,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不同国家、不同文明,才能取长补短、共生共存、合作共赢,建立清平有序的国际秩序。推进发展春节文化,能够有助于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易经》中曾说,“变则通,通则久”,而春节庆典仪式能在不同的时代、地域、族群和文化背景下通权达变,于中西文化融汇贯通,又能通古用今,正如此语所言。加之它与民生百业息息相通,自然在世间通行四方。

习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曾经列举16个方面的中华精神文化财富,并指出对于一个民族,如果说血脉传承是体,文脉的传承则是魂。像春节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之魂,也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璀璨瑰宝。

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强调继承和弘扬传统春节文化,意义重大。习总书记尤其提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实现中国梦,我们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思想,从春节这样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新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三个“可以”,为进一步弘扬春节文化提出了明确的实现路径,既是我们正确把握和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之间关系的指针,更是我们必须用前瞻性的世界性眼光把握好的一个重大政治文化课题。

首先,要尊重和维护文化多元性——“物之不齐,物之情也。鉴于春节作为一种文明现象,我们必须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土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各地春节的庆祝仪式本就应该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应该鼓励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春节元素汇聚和存在,理性处理本土文化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个地域和族群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丰富多彩的各地春节文化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彼此间要、取长补短,不妄自尊大或攻击、贬损其他文化存在。不要看到别人过的春节与自己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同化,甚至以自己春节仪式的标准作为唯一正统权威,企图取而代之。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社会民生带来灾难。

固然,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春节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比如,当今各大城市雾霾严重的情况下,出于环保考虑而实行局部地区春节禁放烟花的措施,也是一种变通和进步的做法。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调动春节文化中的各种有益因素来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同时,我们要正确进行春节文化的学习借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春节源于中国,惠及多国多民族,具有流动而开放的强大生命力。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于各种富有活力的春节形式,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把它作为优秀文化基因培植,以期更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并且把其中蕴含的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普世弘扬。归根到底。我们还是必须科学对待春

节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以春节为代表的众多优秀传统文化是地域国家认同、族群身份意识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一旦我们将它丢掉了,就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的春节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并紧密结合起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汉文化圈影响下的各国各族都应该彼此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人的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

总之,春节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它的文化内容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而其精神内涵取向所折射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尤为强调和谐、合作、包容,那么坚持和推广这一优秀传统不仅仅能对内发挥文化启示治国理政的功效,还能向世界展现我们华夏“统天下者当与天下同心”的文化价值观。

 

(作者:宋俊,四川阆中市政协主席,阆中市春节文化研究会名誉主席;缪永继,四川省人民政府应急处处长)【来源:《中国政协》2016年第2期】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