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振兴东北,必须跳出东北。东北要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交流,为产业升级转型腾出发展空间;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两者结合,引进优质资金,对接国际市场;要淘汰落后产能,以调整产业结构;要推进创新驱动,以弥补产业链的短项。如此,数管齐下,经济局面当可日新月异。
在地图上看,中国如同雄鸡姿态,而东北恰是昂起的鸡头。设想一下,假如雄鸡耷拉着脑袋,雄鸡势必一蹶不振,焉能“一唱天下白”呢? 反之,如果鸡头高昂挺拔,全身经脉势必畅通,届时屹立东方,慑服四邻,然则水到渠成,顺势而为,再往前跨出一步,中国梦实现指日可待矣。
咎在官员观念故步自封,沉湎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套路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已成为中国重工业中心。如今,东北作为重工业中心的地位成为明日黄花了。令人忧心的是,东三省人口流失严重。近年东三省人口流出加速,主要流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经济因素是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的地区。
收入颇丰的退休人员占了流失人口的不小比例。退休人员纷纷阖家迁往内地。仅在海南省三亚市,就有近20万哈尔滨退休人员在此养老。由此可见,东北人口流失几乎势不可遏。这些退休人员领取了东北政府发放的退休金,却在内地各处购屋安家,并在当地消费过日子,从而为内地城市社零总(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作出贡献。这一点令东北官员格外忿忿不平。尤有甚者,留在东北的年轻夫妇,生育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三分之一。
东北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年青人也千军万马涌往各地。在多数情况下,男的做保安,女的做保洁,而且乐此不疲。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他们并没有返乡谋生的意愿。年青人头脑比较灵活,不少人甚至漂洋过海,在美国立足过日子。据报道,仅在加州硅谷地区,来自东北的新移民就有八千人之多,其中不少人在从事房屋装修的业务。本人得出东北人口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的结论,恐怕不是过甚其辞。古哲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问题在于: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情结向来比较浓重,为什么如此多的东北人最终却选择离开呢?想来他们根据多年的亲身体验,觉得再待在故土,实现自己的期望遥遥无期所致。
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东北的表现尤其显得刻板、机械、落后,而这一体制却在东北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这一体制的残余造成东北地方当局官僚主义严重。某些主事官员是否迄今依然囿于计划经济模式的条条框框?假如这是他们的习惯性思维,积重难返,则可以预料东北经济失速将成为长期性的困境,而不是暂时性的难题。这才是当前值得探讨的症结问题。东北之所以流失大量人口,是不少民众对那些因循守旧的官员彻底失望所致。概言之,是那些抵制创新的官员对不住东北民众。
东北陷入经济困境,负面因素众多
东北长期陷入经济困境,自有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制造业的比重过高,服务业的贡献相形见绌,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当地不少官员面对新形势,依然沉湎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套路。
如东三省官员曾竞相要求中央政府调拨资金建设更多的国有企业。值此情况下,国企、民企竞相涌入采矿业、重型设备和房地产行业。严重的后果是经济结构恶化了,更为依赖投资和制造业,更易受到房地产放缓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乃是计划经济的思维在东北得到最顽固的传承,迄今许多官员仍然怀疑市场的作用。一言以蔽之,这些官员是惰性作祟,凡事不反求诸己,只是伸手向中央要投资,而这对他们来说是最省力的办法。
东北陷入经济困境的客观因素涉及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在国内层面,从时间、空间层次说来,东北经济困境是一系列因素的合力所造成的。当年日本在东北扩建工业,作为侵略关内各省的基地。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又援建了大批重点企业,成为国家重工业的中心。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北钢铁、煤炭、机械等行业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强劲的支持。六十年代,大庆油田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为全国工业、交通和军队提供了不可须臾或缺的“黑色血液”。在全国“三线”建设的高潮中,东北一大批关键性的科研机构、工厂乃至重点高校连根拔起,迁往大西南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是发展的重点,先是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后来又加上京津冀都市圈,成为经济上一马当先的发达地区。值此期间,东北地区在能源、机械工业方面仍然承担着对其他地区输血的责任,国家却没有及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可谓先天不足。
在举世迈入信息时代的当口,必须及时地进行产业转型。对东北而言,即从重工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标志的当代制造业。而东北恰恰没有赶上工业升级转型的大好机会,以致被东南沿海地区远远抛在后面,而且差距还在扩大。
另外,东北还有若干客观原因,造成经济建设滞后的局面。一是严冬季节长以致建设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二是多所大学培养的莘莘学子,毕业后“孔雀东南飞”。
就复杂尖锐的国际博弈而言,东北地区南邻朝、韩两国,与日本隔海对峙,北邻俄罗斯,皆非易与之辈,堪称四战之地。姑且不论美、日、韩三国联盟对中国起到的遏制作用,朝鲜核武库日趋庞大,导致朝鲜与国际社会的矛盾尖锐化,局面始终不稳定,这就对东北构成恶劣的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东北陷入经济困境,负面因素众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时至今日,单凭东北一地之力,或主要依靠本地区的努力,欲求振兴经济,难矣哉。东北诚然无负于国家。
振兴东北的紧迫性发人深省,可行性不言而喻
当前东北经济渐趋凋敝,欲振乏力。从日益紧张的区域国际局势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衡量,中央振兴东北的方略兼具紧迫性和可行性。拭目远眺,从东北亚国际博弈的战略视野着眼,振兴东北的紧迫性足以发人深省。这是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而得出的结论:其一,日本在钓鱼岛和东海油气田这两个问题上是否使用武力,拥有相当大的自决权,军事冲突随时可能爆发。新安保法案终获通过,日本“专守防卫”的军事政策将发生逆天巨变,成为中国为患甚烈的隐患。其二,朝、韩矛盾尖锐,积重难返,朝核问题又久拖不决,牵涉中、美、日、俄诸大国,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东北是中国应对东北亚危机并且对相关各国构成强大威慑的战略支撑点。假如东北工业长期欲振乏力,数百万居民持续向内地流失,届时又如何能起到战略支撑点的作用呢? 古哲曰:“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中央加大振兴东北的力度,此其时矣。
衡之以区域经济格局,振兴东北的可行性则不言而喻:众所周知,中国大型工程施工的速度冠于全球,速度即来自发达的大型机械工业。全国同类企业大多是当年东北机械工业播下的种子。迄今东北仍然拥有一批关键性的企业,尤其是大型机械工业的企业,既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支撑。可见,只要振兴东北方略制定得当而且执行有力,东北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的支撑点,也是指日可待的。此其一。纡衡国内自然资源和经济格局,东北在多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在能源资源、产业基础、环境承载、科教人才等方面,支撑能力仍然较强,持续性也较有保证。此外,同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工业基础比较强,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熟练技工。只要振兴方略执行有力,如臂使指,可奏事半功倍之效。此其二。
为此,中国更应该加强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至于振兴东北经济的总体方略,习近平作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指示,指出了大体方向。“凤凰涅槃”是前提,只有怀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凤凰才能浴火重生,而“腾笼换鸟”则是手段。习近平强调要“调结构、转方式”,已经勾画出了方向路径。
关于如何落实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则必须大力引进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方式。简言之,思维创新、方法创新乃是不二法门。至于具体方略,一言以蔽之,凡是东北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颠倒过来,就是一条指导原则。
振兴东北,必须跳出东北。东北要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交流,为产业升级转型腾出发展空间;“走出去”与“引进来”两者结合,引进优质资金,对接国际市场;淘汰落后产能,以调整产业结构;凭借创新驱动,以弥补产业链的短项。数管齐下,经济局面当可日新月异。
此外,东北不少官员对市场功能抱有欲迎还拒的心理状态。“土太板结了就不透气,要掺沙子才行。”在东北,这一状况不但适用于官员心理状态,也适用于国有企业一枝独秀的经济结构。针对这一特点,中央政府还应该进行“掺沙子”的工程,亦即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调拨对发展地方民营经济素有经验的大批官员前往东北各地任职。这批新官员一则可以带来清新之风,传授经验;二则能够扶植地方民营企业,增加经济活力;三则可以切实促进东北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如此收效必然不小,善莫大焉。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内生动力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7月17日。
(作者:薛理泰、朱惠忠,分别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中国战略发展基金会主席)【来源:《人民论坛》2015/1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