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涉及国家层面,又包含社会层面,还囊括公民道德层面;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承诺、对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把握、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定位。
“中国价值观”,不是从个人的角度去谈价值理解,而是当代中国人民价值共识基础上的共同价值观。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同样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社会的福祉和文明的进步,因此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有许多的共性。当然,由于中国价值观是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演化而铸就的,反映着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命体验、观念思考和精神追求,因此必然带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形态、内涵和实质。因此,对于价值和价值观,中国人往往更多从整体优先于局部、集体优先于个人的角度去思考。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了解中华民族最大的追求和期盼
中国人民最大的期盼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因固守旧规丧失了通过革新与世界文明同发展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中国人民受尽了欺侮凌辱。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价值目标,也是我们的价值理想和责任。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到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去寻找根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让一个积贫积弱的文明古国焕发了青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这毫无疑问地给中国价值观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实际上,社会主义就是基于一种崭新的价值理想而产生的,即建立使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公平正义社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抽象地谈论人人有投票权的民主,而是实现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方面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让窄化了的、仅有周期性投票权的民主变成具有广泛权利的人民民主;当代中国也特别重视人民的自由发展,希望把自由建立在社会公平的框架下,离开社会公正的自由只能是强者压迫弱者的自由,即资本压榨劳动的自由;中国价值观不仅不排斥人权,而且让人民的权利建立在现实的、可实现的基础之上;中国是从社会的角度去看待权利,如果人人相互尊重权利,就是人人平等法治框架下的公正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包含且超越于人权价值的价值观;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是包含且高于个人自由价值的价值观。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传承
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华文明上下绵延数千载,凝铸了独特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今天提倡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过去价值理想时代转化和阐释的结果。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等等。这些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在面向未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阐明
我们一方面不能抛弃传统,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另一方面也不能停下前进的步伐,忘记理想的召唤。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而善于创新的文化才真正有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创新才是最好的继承。由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同时也要在价值的拓新上下功夫。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面向未来理想社会的,因此,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把反映等级社会的价值观涤荡清除出去,培育和弘扬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与历史进步的节奏合拍。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加以体悟
在古代,中国就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互鉴,从中学到许多东西,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成果,例如佛教的传入、西域的音乐。近代以来,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当然,中国也可以对世界价值观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譬如,中国人“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可以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最佳规范。我们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要比霸权思维和价值观合理的多、也公正的多。“中国梦”绝不是世界霸权梦,而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
总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孕育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意识、品格和气质的价值观念体系。但是,民族精神或民族的价值追求是对一个民族现实的历史创造性活动的引领和反应,必然对特殊的时代性问题作出回应,从而必然带有一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只有反映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文化,才能有时代性的影响力,才能形成现实的、有积极价值取向和生命力的文化。也只有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映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悟中国的价值观。
注:本文为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ZDC14。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5年10月14日。
(作者:韩震,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来源:《人民论坛》2015/1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