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茶与生态环境

发布日期:2018-01-13    浏览次数:833

《茶经》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改于明而普于清,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教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书卷,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是人类融入自然之生态史的凝结。

 

茶来自生态环境之原初及其衍变的自然锤炼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 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 五曰荈。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作为常绿木本植物,它的适应力甚强,除过于干旱或土壤条件不适宜的情况外,几乎可以在所有的地域中生长。字可分为草字头以及三个部分,在草之下,木之上, 即为茶。爱茶之人将其解释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饮茶?同时也有倡导人们回归自然的意味。茶的内涵简约而不简单,其内含的成分,数以百计,并且经过人类智慧的处理,各部分调和得更是恰到好处,怡情通灵。尽管有相反作用的物质内含于其中,但仍旧实现了内在的和谐。在当代社会,茶不仅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造就了山清水秀、空气清爽的美好环境。茶是生态的缩影, 包容、含蓄,茶香的悠远体现的正是大自然包容万物的博大胸襟。

 

茶是人类生活及社会化的结晶

历经了悠远的生态演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积淀,酝酿,凝聚了灵秀山水与人文精华,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一帘春欲暮, 茶烟细杨落花风。从古到今,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茶中蕴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大自然伟岸的身影,是思索之后的宁静,是喧嚣过后回归恬静的愉悦。随着新时代的到来, 茶文化也在与时俱进,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茶渐渐成为周渝先生在创立紫藤庐时所说的自然精神再发现与人文精神再创造的理想载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 茶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渐渐成为了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

茶是一方水土一方人情的融合。文化滋养了人的性情,也许正是茶成就了种茶人及喝茶之人的生态情结。陆羽的一生亦与茶有着剪不断的情丝,他的名字得自《易经•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他曾游历荆襄、巴山、汉水、江浙等地,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茶经》论述了茶树的形态、生物学特性, 分析了茶与环境的关系,说明了宜于种茶的土壤与产地。可以说,茶圣陆羽是从生态角度探析茶叶的第一人。不仅陆羽,饮茶、赏菊、观月,自古以来便是人们追求的意境,超然于世俗,陶醉于禅境。文震亨在《长物志茶寮条》中说: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 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淡,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南方的寺院常有茶圃,出家人喜好喝茶,也许这一切,都源自于对茶的那份情,对生态的那份义。

 

茶是植物生态链中重要的且极富味道的一环

从茶树上生长而成的茶叶,拥有其一如往昔的生态素材,只不过在人类后天生产及生活过程中创造了其富有韵味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立足于生态, 体现为环境。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 原来是指一切生物的状态,以及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869 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认为它是研究动物与植物之间、动植物及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到了现代,生态则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环境泛指地理环境, 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生态环境最早组合成为一个词可追溯到1982 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会议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草案和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时均使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保护生态平衡的提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黄秉维院士在讨论过程中指出, 平衡是动态的,自然界总是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所以用保护生态平衡不妥,应以保护生态环境替代保护生态平衡。会议接受了这一提法,最后形成了宪法第二十六条: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同时期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采用了相似的表述。因此生态环境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的,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茶树承担着生态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不仅供给自身的发育生长,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居于不可替代的位置。除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能量以外,它还是环境的强大改造者, 能够缩小温差,蒸发水分,增加土壤肥力,并以其他多种方式改变环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活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物种和类群,并且它能够有力地促进物质循环,在生物圈中生命所需的碳、氧、氮、氢、钙等许多元素,主要存在于大气和土壤等介质中,茶等植物则是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所利用的一切必要的矿物质营养的源泉,是它们借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促进了氧、碳、氮等元素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茶叶所支撑的生态环境,是茶叶生长的基础、本源和外在载体。茶叶来自茶树, 并在固着土壤、保护水源与净化空气的层面促进环境的系统保护。茶叶及其衍生的茶业行业,其所促进的产业变革离不开对其衍生环境的自然保护及创造性转化。茶业促进环境的绿色产业化的关键在于茶之种植与生产之于自然的生态化与循环化,并且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

 

生态茶园是优美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

为了创造人类喜闻乐见的生态环境,茶业作为绿色产业的典型代表融入其中,在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环境之间寻找新的突破,而且以生态家园的形式提升了生态环境的内涵与质感。毕竟新的形势、新的时期、新的历史出发点给茶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增长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必须达到协调发展,生态茶园应运而生。生态茶园运用生态学原理,以茶树为核心,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较大地提高生产能力。生态茶园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使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提高的综合农业体系,从而实现了茶叶从生产、供给到销售的生态产业链发展,展示了绿色经济的未来趋势。

好茶需要好的生态茶园。生态茶园的土质多为红土壤,土层深厚,土体松软,保水性能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矿质营养元素丰富。海拔较高,云雾缭绕, 日照充足,茶树能吸收足够的甘露,转化成高扬的茶香,漫射光多,有利芳香物质的合成。同时昼夜温差大,有助光合产物的积累,加之充足的降水,湿度相对较大,造就了独特的绿色生态家园。

生态茶园的出现,进一步为生态环境的完善创造了新的载体。其中茶与防护林的复合种植体系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选择适宜种植的树种如杉松、椿树、香樟、山苍子树等, 在茶园周围及茶园内种植防护林带,以调节茶园小气候,增强茶树抵御干旱的能力。这些茶园大多以山区坡地较多, 可在茶行中栽植适宜树种,以降低茶园光照强度和温度,提高春茶育芽能力。对于高山茶区,则在山顶、山腰营造林带,以减缓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茶树与其他树种协调配合,共同为生态的改善贡献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茶园的主体生物——茶树在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中,接受光辐射,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改变热量状况,改善土壤和大气水分状况,改变风的阻挡和风力方向,产生湍流,成为茶园微域气候的重要因子。而对土壤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和根系分泌物的积累,则产生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茶树的庞大根系,同样对于水土的保持有着显著的作用。低纬度茶区光照强度大、热量充沛、多酚类物质含量高;而海拔高度适当增高,光、温、水、气条件比低地优越,氨基酸和其他品质成分含量高。茶园种植密度对光照影响大,同时也使茶园中的气温、叶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地温等生态条件因子发生变化。此外,茶园其他生物也对环境因子产生效应,进而又影响茶树生育方向,改变茶树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方式和作用,产生综合效应。

生态茶园系统的开发与建设,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及规律,自始至终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为指导,遵循生态经济规律。通过以茶为中心的一系列生态举措,坚持生态标准原则,从而可以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统一,推进生态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群建设,发展循环经济,集中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绿地覆盖率低和局部环境脏乱差问题。而对生态茶园的重点保护和开发,可提高人均占有绿地水平,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从而实现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的目标。

茶离不开青山绿水的陪伴,生态环境也同样需要茶的贡献。没有这片厚重土地的培育,没有大地母亲的栽培,茶不可能出现在人类视野里。而茶对生态系统的贡献,正是以天地人之空间结构体现了人种茶、茶润人以及人类以茶表达对大地的感恩。

 

(作者:周国文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佳静,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来源:《中华环境》201711月】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