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长前阵子发言:“一个发达国家,不是穷人有车,而是富人搭公交。”如今已成了发达国家的流行新定义,也成为全球城市的愿景。
富人宁可牺牲隐秘的个人空间,放弃豪华的私人交通工具,跑去跟大家挤公交,代表了社会治安良好,大众运输系统安全可靠,接驳方便准时,而且舒适洁净,人潮流量紧疏合宜,即使高峰时间也不会挤不上车。
这幅发达国家的图像是一个均富社会,不炫富也不仇富,基础设施优良先进,人人平等共享。
同时,富人自愿不开车,也显示了素质,为了节约能源,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发达并不仅指有钱,还有思想的觉醒、道德的进步。
亚洲许多城市已经做到这点,譬如香港,譬如东京。
我私下知道不少香港富豪喜欢搭地铁,甚至搭出心得来,要在哪节车厢上车,下车时车门正好开在扶手梯旁,一路畅通无阻。
富豪搭地铁,省去停车麻烦,地铁准时又快速,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省一分钟便省一块钱。
而且地铁让富人混进人群,隐姓埋名进行市场考察。
高中生埋头滑手机,老翁读旅游志,上来拎折叠脚踏车的年轻人,下去手挽环保袋的家庭主妇,一幅幅浮世风景。
文学家看见丰富的市井生活,而富豪看见电信、手机、旅行社、自行车、运动用品、回收手袋等生意,每名乘客都是商机。
美国人的建国基因包括枪和车,要美国人放弃这两样东西,简直要他们的命。
然而,美国也在逐渐改变。
近几年不断发生校园滥射悲剧,积极检讨枪支管制的重要性;而美国年青一代较有环保意识,喜欢住城市,开始从郊区搬往城里,自觉性选择不开车。
比起美国其他城市,纽约算是“发达”,曼哈顿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家庭不养车。
虽然纽约的大众运输仍有改善空间,既不准时可靠,且恶臭脏乱,周末经常停驶,但纽约仍逐渐增建改善公交系统,从去年开始,甚至提供自行车网,供市民使用。
私人轿车对城市来说,其实是负面的暗示。
一条街,应该是人来人往,老弱妇孺无须人陪伴,而不是因为治安不好或空气污染,而人人只能坐在车里,徒留街面光秃秃,一点人气都没有。
(作者:胡晴舫)【来源: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