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日本落伍为老三的纠结

发布日期:2018-01-22    浏览次数:853

被中国超越,落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不断与相邻国家产生各种争端。在“日本落伍为第三”的时代,日本对“小三”的角色不适应。

日本无奈为老三

36年前,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日本第一》一书轰动世界。该书说到,日本的国土面积只及美国的蒙大拿州,几乎不产原料,95%的工业原料、85%的能源依靠海外进口;又多天灾,地震、飓风、海啸不断肆虐。但就是这样的日本,从自行车、滑雪用品、动力雪橇、日用陶器一直到拉链的广泛领域,世界领先。日本的纤维和汽车产业更是对美国相同的产业造成严重的打击,当时的美国只能以限制进口的办法来遏制冲击。

短短三十余年,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崛起。经济成功带来的巨大刺激和荣耀,令一些日本学者自誉“只有日本才堪称第一”这种说法,让在欧美社会面前曾怀有自卑感的日本人勇气倍增。即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依然是拥有高技术能力、高生活水准、高品质生产、高教育水平低犯罪率的长寿社会,持续稳坐世界GDP第二的宝座。不过,《日本第一》对日本的衰落也作出了以下预言:现在,日本产品在几乎所有的国际市场上开始达到饱和······拥有充足廉价劳动力的韩国和台湾地区,一旦逐渐具有现代化设备,就会在全球市场上销售比日本更便宜的产品,从而占据跟以往日本相同的有利地位。

实际上,取代日本世界成为新世界工厂的国家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中国,2010年生产总值赶超日本,目前,中国的GDP总量高出日本一倍多。日本被中国挤到世界老三的位子。而日本经济深陷于“停顿的20年”这一状况目前仍无改变迹象。对日本来说,这是个不愿接受、又很无奈的结果。

追从与均衡的选择

日本显然有些不甘心。自1895年赢得中日战争后,日本在百年间远远领先中国。然而,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以罕见的速度增长,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日益增强,让日本右翼对中国特别敏感。尤其是中国提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原本主要目的是倡导亚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共同繁荣经济,却被日本右翼视作中国在推行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外交战略。

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更是加剧了两国之间的不信任与怀疑。对中国来说,这场争端象征着中国受外国列强欺压的百年屈辱仍未雪耻。而在日本看来,中国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迹象,说明日益崛起的中国谋求在该地区独占鳌头。日本防卫大学教授村井友秀表示:一个国家在面对强大的邻国压力后,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追从”,另一条是“均衡”。如果日本朝追从中国的方向发展,中国会善意以对,日本的对华贸易将增长,日本的经济利益也会扩大。但目前的种种迹象透露,日本更偏向于“均衡”。日本右翼的“中国威胁论”成为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

日本外交政策短视

日本右翼的逻辑是这样的:从周边国家的攻击能力来看,美国、俄罗斯、中国和朝鲜都拥有射程覆盖日本的弹道导弹和核武器。从攻击的意图看,美国是日本的盟国,俄罗斯和朝鲜都想维持现状。而中国反复“侵犯”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的日本领海,具备改变现状的攻击意图,且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经济实力都比日本大。因此,对日本来说,最大的威胁无疑是中国。

安倍奉行的是赌徒逻辑:日本如果朝追从中国的方向发展,日本的经济利益也会扩大。但如此一来,在周边国家及美国的眼中,能够对抗中国的日本形象(软实力)就会下降。如果日本对中国推行均衡发展策略,中国会减缓与日本的贸易,对华贸易给日本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会缩小。然而,这却能获得担心中国压力和威慑的某些国家的信赖。所以,日中之间应保持军力上的均衡。为了平衡军力,必须增强军力,造成军备竞赛也在所不惜。

为扩充军备、重温霸权而制造出“中国威胁论”的这套右翼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政府的政策。2012年底再次当选首相的安倍晋三,依仗日美同盟,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屡屡与中国制造摩擦。2013年底,安倍还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对于安倍的做法,傅高义的评价是:日本的政治家也失去了长远的规划。

中国未把日本当对手

与日本所料相反的是,中国的外交重点是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并未把日本当作对手。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的社论承认:实际上,中国并非热衷于对外强硬和反日的国家。对中国而言,日本在经济体量上是否再度超越已经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中国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谋求更长远的发展。中国不会用过去三四十年的发展成就在地区争端中冒险。

为了营造更好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国还调整了外交强势的步伐。20151月,两国防卫当局时隔两年半后重启磋商,就自卫队与中国军方启动紧急情况下沟通信息的联络机制达成一致,防止东海海空域爆发不测事态。中国民航总局也在向各国通报的航空情报中,删除了“对不配合识别或者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的规则内容。在钓鱼岛争端中,中国也未采取“挑战日本对琉球群岛主权”的建议。中国在缓和中日关系中的自信与节奏把控,也表示中国从未把日本当作真正的对手。反倒是日本要适应如何与中国相处。正如日本学者所说:日美同盟确实很强大,但是,如果同时还需要与哪个国家对话的话,那就是中国。

重新审视日美同盟

与政治层面的“冷”相比,中日民间交流的“热度”越来越高。日本影星高仓健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一片哀悼之声。以村上春树为代表的小说正成为中国年轻人热衷的读物。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猛增,除了日元贬值的因素外,很多人是为了欣赏日本的风情。日本《朝日新闻》认为:中国还在发展中,我们往往将希望寄托于政府间关系,但比这更重要的却是民间交流;如果日本媒体一味的坚持反华论调,只会刺激中国的民族主义,反过来还会影响自己。在“日本落伍为第三”的时代,日本若想在世界上继续发挥影响力,必须改变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转而与中国建设友好关系。日本应该继续与中国强化经济、文化和社会交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形成日本应对可能出现的偶发事态的防卫政策。日本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需要做的是:对1894年至1945年间给中国造成的损害和破坏展开更加广泛的、明智的反思。


(作者:闻勇) 【来源:特别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