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诗画融合的现象,其中较为有名的就是《洛神赋图》,既是以曹植的诗赋入画的。而明清的许多画家喜欢以杜甫《饮中八仙歌》入画,我想是与大诗人李白名列其中分不开的。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大约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杜甫尚在长安,为追慕李白,同时歌颂李白而创作了《饮中八仙歌》。而此诗也因李白嗜酒的事迹千载传唱而名扬天下。
由于该诗体例独到,历来书画家皆喜欢吟咏,但其与之相关的图绘非常罕见。晚明清初绘画才凸显出饮中八仙题材图。
由于以杜诗为本的《饮中八仙图》画面形式大多有高度的相关性,因而产生了相同画稿临仿而成的不同画作,但又在其基本图式中,大多做了些增减改动而成,使得画作间有所变化。其中最以仇英、尤求最为大众喜欢。
今人杨新对明杜堇《饮中八仙图》的研究以及王健丽、崔玉英对明张翀与清丁观鹏的《饮中八仙图》研究与讨论并无对艺术评价创新之举。
聂崇正曾在《清宫珍祕别藏图录》中,根据画上之款而考订是其摹自南唐周文矩的同名画作,应是研究《饮中八仙图》的开端之作。然而,这种以个案方式,针对某一画作的研讨,似乎太过于简单化。
最早关于《饮中八仙歌》的记载是南宋释居简在其《北涧集》中所题的《跋瑱师所作饮中八仙图》,但可惜并未描绘画作的具体内容。而元代一首题画诗《李龙眠画饮中八仙歌》却透露出《饮中八仙图》的风格端倪。诗中有“龙眠白庙谁不赏”之句,可知李公麟有白描风格的饮中八仙图。但画作的详细内容及形制却并未清晰地提到。
明清之际,许多著录中曾记载过不少《饮中八仙图》之例,其中有两件是王世贞的收藏品,虽已亡佚,而从王世贞中的题周官《饮中八仙图》的跋文可得知一些端倪。周官的《饮中八仙图》不仅再现出八位角色的醉态,而且人物的衣冠器饰也都描绘得古朴而雅致。画似乎是参考李公麟与赵孟頫稿本而作。明人汪砢玉的《珊瑚纲》曾整理尔雅楼藏画中就有周官的《饮中八仙图》,明代画家张远也曾画过《饮中八仙图》,其实证就是明末彭孙贻的诗集《名斋集》中有诗《为张静公明府题张远画饮中八仙歌》。而诗中之句透露出其技巧可比拟李公麟,画为立轴。
清代著录中也记载其不少《饮中八仙图》,如清康熙中的《万寿盛典》曾罗列十四贝子上呈康熙的寿礼,其中就有一件是无款的《饮中八仙图》。
《石渠宝笈》中曾著录五件《饮中八仙图》,分别是周文矩、任仁发、钱选、丁观鹏、程梁。五幅作品均为设色画作。其中丁观鹏、程梁均摹周文矩之作。
清杜瑞联曾在《古芬阁书画记》中著录,他曾收藏过三件《饮中八仙图》,分别为元代赵雍、明代唐寅及图册各一,其中对其画作进行过详细描述。而杨恩寿的《眼福编》 则收录一段跋文,也让我们知道了赵伯驹及赵孟頫也曾画过《饮中八仙》,为王世贞所藏。
从历代画史著录看,《饮中八仙图》此题材可能肇始于宋代。目前传世的画迹大多为晚明清初的画作。如尤求绘《饮中八仙图》三幅、李士达绘《饮中八仙图》、张翀绘《饮中八仙图》(八条屏)等。
而明杜堇的《古贤诗意图》,是由金琮选取古人诗篇书写好后由杜堇根据诗意绘制的白描人物长卷,共九段,其中有一段为《饮中八仙图》。此卷将其主角八位及仆役安放在同一画面之中,内外两圈,呈圆形构图。其背景留白,并以浓淡对比强烈、简迅线条描绘人物。人物的面容描绘细致,开脸各有所异,衣纹的勾勒却随意。八个人物或立、或卧、或躺醉态百出。而每个人物的细节却让观者辨认有余。每个人物看似独立,而又相辅相成,宛如群雕。
纵观明清《饮中八仙图》,图中所描绘大都是嗜酒风流之士,画家为了创作这些不同于凡人的形象,必然从古典传统绘画中去截取人物形象,我们从明清《饮中八仙图》与唐《竹林七贤图》等相比较,相信观者都会有同感。
(作者:沙鸥)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