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综艺非淘宝

发布日期:2018-01-24    浏览次数:763

电视荧屏成了除淘宝网外,最快制造“同款”的地方。两者的差别是,淘宝卖家标榜的是同款,卖的往往是差异很大的仿货;而综艺节目,广告里打的是独此一家,观众实际看到的却是“同款”

观众口味,大概是综艺电视节目制作中考虑最多的东西了。还在策划阶段,导演们就要先想,目标观众是谁?怎样的节目他们会喜欢?节目播出后,拿到收视率数据,更是让导演的心脏跟着忽上忽下,忐忑不安,它的曲线表直接告诉你观众是否喜欢你的节目。统计学家们会用各种方法告诉我们统计数据的科学性所在,但我总是对那几个数据表示怀疑,安装在不知城市哪个角落的收视仪,真的能代表你我的收视倾向和爱好吗?抛开其科学性与否不谈,细想想,收视率能说明的,顶多是节目现在是否被关注,它回答不了节目未来是否会继续获得观众的青睐,更回答不了一个新的节目是否将会被欢迎。

糟糕的是,这个数据却成为判断观众兴趣、节目调整方向的重要依据,观众本身反而成为隐藏在数字背后面目模糊的群体。今儿观众喜欢这个节目了,好,你的兴趣品位我知道了,一旦某个节目成功吸引到观众,它的模式和内容就会不断被重复。于是,我们看到电视荧屏成了除淘宝网外,最快制造“同款”的地方。两者的差别是,淘宝卖家标榜的是同款,卖的往往是差异很大的仿货,而综艺节目,广告里打的是独此一家,观众实际看到的却是“同款”。不信?想想最近有两家电视台前后推出的明星姐姐弟弟去旅游的节目,你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吗?

电视制作者们似乎还有一种常见的逻辑,就是认为阳春白雪总是曲高和寡的,下里巴人的内容才能捕获更多观众的视线。为了收视率背后代表的利润,门槛低的内容往往成为首选,从通俗到庸俗,甚至到低俗,沿着这条道可以一路走到黑。想起一个有趣的例子,台湾有档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十多年来很受年轻人欢迎,作家李敖有次在接受该节目访谈时,认真拿出一张纸来,语重心长地劝说,作为影响力广泛的节目,节目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不要总是插科打诨讲些没营养的内容,不过节目中李敖的规劝看起来却有唐吉诃德的姿态,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在主持人的嬉笑中,话题就被带过了,谁也没有真的考虑他的建议。主持人对此的回应是:这就是电视啊,追求品位,可以不用看电视。问题是,观众真的不喜欢高品质的节目,还是这样的电视节目只能培养这样的观众的口味。

有种种反例可以证明我们对观众口味的猜测是多么的不靠谱:《爸爸去哪儿》刚推出时,被认为节目内容没噱头,不会被观众喜欢。电视台最初谈定的赞助商甚至在节目播出前临时变卦退出;《中国好声音》最初推销到电视台,也经历过被嫌弃的命运。因为当时各家电视台音乐选秀节目收视率已经持续低迷了。但事实证明这两档节目都成为电视屏幕上的黑马。一个在社会上引发了儿童教育的大讨论;另一个,观众欢呼重新体验到音乐本身的乐趣。你看,电视人对观众的兴趣判断失误的时候还真不少。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衣食父母都是按自己的想象去揣测。

将心比心,如果你厌烦了节目上低俗的笑话、吵吵闹闹的情节,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看到这样的电视,观众的态度也就不难想象了吧?


(作者:夏丽丽)【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