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趣谈国画、国医及其他

发布日期:2018-01-24    浏览次数:821

一幅八大山人的画,寥寥几笔,顽石寒鸦,中国人对其鉴赏沉思,竟然得到一种奇异的会意和顿悟。对此,西方人士往往难臻其妙。

       一幅画得不好的水墨画,有的求形乏神、气韵不畅,有的干枯不润、缺乏墨气,有的笔墨恍惚、火气甚重。这对于同行的西方艺术家,可能很难作出类似评判,但对于隔行的中国中医学者,却很容易就点头颔首、心领神会。

       一幅水墨人物画,很可能对五官、四肢、动作等具象的表达不大讲究,但越看越觉得传神,这是国画坚持重求神轻求形的结果,而这一点,中医最是内家功夫,对把脉察神、辨证论治远比查体、对靶重视得多。

       中医学是研究人的专门学问,所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可能把中医太哲学化了,但中医对人的本质研究确实有其过人之处。数千年前,中医的滥觞之初,就对人的精、气、神的重视远高于对形、器、质的重视,而这一点,恰好也是国画发端之初的重要立论。

       中医学的基本理念是对立统一观、阴阳五行学说,其实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相生与相克、形质(五脏六腑)与功能(气)、抑制力量(阴)与兴奋力量(阳)关系如何平衡和修复平衡的学问,在天人合一、对立统一、整体思维的古典哲学和本草、金石、七情、四时等自然疗法的结合上建立起疗疾治病体系,这是对人的生长、疾病、康复、死亡规律的最深层认识,与西医的解剖、物理、化学研究路径迥然不同。而国画基于的水墨精神,追求的是水、墨、纸、笔之间的对立统一、参差有序、灵动神逸,也完全不同于西画的写生、透视、光影、色彩表现手法。而贯穿国画、国医的,便是中华审美理想、价值观念的共同文化基础,是基于中庸之道衍生而来的形神兼备、阴平阳秘、精神内守、兼和有度、协和配伍、点到为止、过犹不及等概念。这种文化共生,带来很多审美相通。林语堂先生早年评中国书法的各种美质,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优雅、雄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等,整套术语所代表的观念,也是这共通的中华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这一审美理想和价值标准相通的,远不止中医,比如有“中国功夫”美誉的武术,武道就与画理十分接近。“武”字的造字理念是“止戈”,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也是一种“内敛式”哲学,讲究的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修研武术,是追求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而不是张牙舞爪、四处惹事。李小龙发明截拳道,就是取“半截拳”之意,出拳不是使尽力气、伸张过度,而是拳出半截、留有余地,力发拳心、气贯通臂,这样才能确保游刃有余、拳拳不失。这是国术的哲学,也是国画的气韵、留白、有度等审美理想共通的哲学。至于中国武术基本功讲究的卧如弓、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等,则一如国画的基本笔法,简直如出一辙。

       还有,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六祖慧能等高僧的努力,至今已经实现中国化,而佛教印证一切事物真如实相的智慧——禅,也与国画画理很是相通。正如医理通治国,《三国》通治企,棋谱通治兵,禅也可以帮助我们悟通画理。六祖慧能主张的明心见性,讲究“参究禅定,如暗室放光”。国画从“图自然之性”到“要在像与不像之间”,从“搜尽奇峰打草稿”到“笔墨当随时代”,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禅。因为都是一个起源、一个归宿,依据着探本求源、循理知道的共同禅机。

       道教始祖老子有“取法乎上”之说,鬼谷子等纵横家认为要“纵横捭阖”才能“取法乎上”,唐太宗李世民解说为“法乎上,得其中;法乎中,得其下”。葛洪强调道教要与儒家纲常结合,“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抱朴子·内篇》)。总之,都是在印证同一个结论:万物道相通、理相融,参差比较有神功。国画创作如能得此,则有希望进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化境。

       这一点,说的容易做起来难,但也不是毫无办法。只要我们溯本寻源,从“道”的上游找共通点,还是有一定的路径可循的。

       第一,坚守以人为本。这里讲的以人为本的“人”,与治国理念中经常与“君”相对应的“民”概念有所不同。人为万物之主,天地之精灵。中医讲“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才是真正把人放到纯粹的高度。画画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角度观看世界、审美万物,以人的本来存在作为最高审美价值,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结构、形质、透视、色彩的审美。

       第二,追求天人合一。儒、释、道三家都讲“天人合一”,但侧重点不同。中医讲的“天人合一”,主要侧重在“气”与天地自然的相通上,强调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相通、可以认知和掌握的。“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素问·六微旨大论》)。这一论点可以推演出天人相应、天地如一等诸多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法则。作为“图自然之性”的国画,必须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图形化、水墨化的解读与表现。

       第三,讲究精神气韵。追求精气神,是中医养生治病的基本法度。这里讲的“神”并非神明崇拜里的“神明”。《灵枢·本神》讲“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是指支撑人的生存发展的精气神状态,因而中医特别推崇“形神合一”“形与神俱”的观点。这与中国画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神韵、精神是一致的。我们不是不要西画倡导的形式美,而是更加追求意境、意会、意念,形式美服务服从于内涵美,如写意画之挥洒、工笔画之灵动、山水画之气韵、花鸟画之得趣、人物画之神采、文人画之意蕴,等等,都是中国画深层的审美情趣。

       第四,不忘对立统一。《易传·系辞上》称“一阴一阳之谓道”。《黄帝内经》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矛盾总是对立统一的。发端于西方的交响乐有一种很辩证的表现手法,作品中总是有主旋律和副旋律代表不同力量的交相抗争、对立、缠绕,在强弱、正邪、胜负的发展变化中激荡出音乐的美感和魅力,贝多芬的《命运》就是典型代表。中国画的水墨元素更是形象代表了画理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墨分五色”和水墨交融的干枯徐疾中表达各种审美情趣,而对立统一关系贯穿作画始终。

       第五,长于借物喻情。基于“天人相应”“气机相贯”的中医理念,中医典籍中有大量医理是拟人化、拟物化表达的,形象而直接,简明而易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其中“道”“纲纪”“父母”“府”等均是借物喻理。中国文人讲的“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书为心画,画为心声”,也属于借物喻情。于是,国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虫一鱼,就必须赋予人的情感,寄托事理人情天道,才是好画。

       第六,善于协和配伍。中医治疗几乎是唯一注重协和配伍的学科,独创的“君臣佐使”配伍关系举世无双,治病药物就像一支团队,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各司其职,协和配伍,追求1+1+1+14。这有一点像中国的社交文化,特有的群己关系造就了中国人爱扎堆、爱念旧、爱划圈、爱套近、爱讲裙带、爱讲祖系姓氏宗亲,因此管好一个人必须虑及其周围人际关系,否则必定失败。发端于以色列、转移到美国的微信技术,并没有在以、美大发展,而在中国却井喷式发展,就得益于中国人的社交情结。这种情结反映到审美上,也催生了兼和有度、群己有节、和而不同的审美理念。

       第七,勇于兼收并蓄。不仅中医主张“勤求古训”和“博采众方”的一致,佛教也有一个说法,叫做“法无定法法常在”,很多人拿来用在书画上,说的是:书画有其法度,这些法度都不能生硬套用,而要灵动运用。但无定法不是不要法,而是法度常在,不为羁绊,不离其神,看似无法,实则有法。“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佛教尚且如此,中国画便要向岭南画派学习,“融西技于中法”,善于兼容各种先进表现手法,丰富中国画的水墨表现力。

       第八,体现以和为度。中医学最讲究“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以和为度。葛洪提倡“虽云色白,非染弗丽;虽云味甘,非和弗美”(《抱朴子》)。说的就是“和”的重要性,“和”是美丽的总法度。弘一法师有一名句:“谦,美德也,过谦则含诈;默,懿行也,过默则藏奸”。说的就是度的问题。美德懿行,过犹不及;画画之理,最忌强求。兼和有度,是水墨表现的最高境界,而不是把暴力当功力、把极端当勇敢。这一点,初学国画、先西后中、先武后文、半路出家的四种人尤其要谨记。


(作者:郑靖山)【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