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发布日期:2018-01-26    浏览次数:518

11月28日,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广州购书中心,与家长和孩子共享了他的新书《为何家会伤人》。许多家长和孩子一起聆听了讲座,并带着与孩子交往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在现场与武志红进行了交流。南方日报记者也就平时家长与孩子沟通中的一些常见问题采访了武志红,请他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揭示问题的根源。

“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在父母眼中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就会成为什么样的。”武志红强调,在面对孩子情绪疏导和心理问题时,不要急于追求解决方法,而应该通过心灵共振等办法,争取与孩子产生共鸣,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


  案例1  寻找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一个英国的教师曾经讲过一个幼儿园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只有四五岁大,却经常在幼儿园把能毁坏的东西打翻在地,还把纸巾和纸巾的碎片塞进电风扇里。老师们都无法理解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一天,当他再次把纸巾的碎片往电风扇里塞的时候,一位老师突然明白了原因。她问男孩:是不是当你想靠近妈妈的时候,都是冰冷的感觉,让你觉得想粉碎东西?男孩点了点头。

后来老师调查发现,这个男孩的母亲是抑郁症患者。而在男孩眼中,电风扇就像妈妈的乳房,给孩子一种寒冷的感觉。

在这个例子中,反映出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回应的一种极端情况。好的亲子关系,首先来源于父母对孩子心理的理解和接纳。

父母对孩子的理解需要效能训练。很多情况下,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初二初三阶段的学生,都会面临升学的压力,会产生一种焦虑感,如果得不到排解,就会转而沉迷于电子游戏或者去早恋。而父母在应对这一问题时往往看到的只是电子游戏、早恋现象本身,进而批评或粗暴阻止孩子。

比如有些家长会问孩子为什么早恋,很多孩子通常只会含混地给出“因为我爱他”之类的回答。其实如果家长过分焦虑,急于寻求转变孩子的态度,往往起不到效果,反而会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这样一来,家长就只关注了行为和态度,而没有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

事实上,电子游戏和早恋有时只是青少年情绪的一种转移。“其实孩子就是心理压力太大,担心自己考不好,于是采取打游戏或早恋的方式排解。这样,等他考差了,他就会对自己说,不是我没有能力,而是被别的事情影响了。”这时,如果家长有足够耐心,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一层一层地深入和孩子沟通,就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情绪的来源,进而改变。


  案例2  错误的方法源自父母的不了解

武志红曾接触过十几个厌学、弃学的案例,有些是高中生、大学生,还有的是在外国留学的孩子,当他们告诉父母自己想退学的时候,毫无例外地引起父母的恐慌。父母便打电话,或者飞到国外孩子的身边,试图校正孩子的反常心理。

在谈判无效的情况下,有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师。武志红发现,这些孩子想退学,一般都是生活或心理出了问题,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轻生的想法。但一般家长会以为问题出在学习上,于是一直在学习上找原因,这反而导致孩子更加不想上学。

武志红指出,在中国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中,最常见的就是向孩子表达要求和希望,而忽视了孩子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甚至精神危机,这是很严重的。

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武志红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因为缺乏“看见”和理解,许多家长往往抱着一种过于专横的态度,要求孩子“听话”。“让孩子听话,对家长理解孩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最严重的失误之一。”

而这种状况造成的一个后遗症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真正的沟通。在武志红接受过的数十个咨询案例中,许多孩子都曾抱怨,“我感觉自己是一个人长大的”,孤独感成为青少年甚至成年人身上普遍而深刻的情绪。这一切都源于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从来没有建立起来。

“中国的父母有一个极大的心理误区,觉得只有孩子听我的话才是亲密。”武志红认为,家长身上的问题往往会对孩子造成直接的影响,阻碍沟通的效果。而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家长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或者根本不了解自己。

在国外旅游时,武志红经常会拍一些国外的小朋友。有时候小孩会不配合地哭起来,而站在旁边的父母一般都并不着急,反而会对武志红微笑,任由武志红自己去和孩子沟通。而事实上小孩往往都很快接受,并笑着让武志红拍照。“如果发生同样的情况,中国的父母也许会立刻上去哄孩子,或者训斥他们。这样的话就得不到孩子内心的回应啦。”

武志红认为,每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韵律和节奏”,家长应该给孩子的心理状态留下空间,让他们轻松自然地与父母产生感应和交流。“最忌讳的是那种自以为是的心态,要避免过多的控制。处心积虑地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去成长,反而给孩子的身心成长带来伤害。因此,我们首先要把了解放在第一位,不要急着去解决问题。”


  案例3  与孩子同一节奏地呼吸

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女婴,一出生就确诊为肌无力,她每天都哭,出生3个月了,几乎没有不哭的时候,把全家人折磨得够呛。这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而且父亲是几代单传,因此家人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孩子有排斥心理,但又出自本能地想去疼爱她。他们甚至在婴儿房里安装了四个摄像头,研究孩子哭闹的原因。

女孩的姥姥和妈妈带孩子非常尽心尽力,只要孩子一哭,她们就会立刻抱起孩子,拼命地抖她,但毫不奏效。心理医师建议通过另一种方式,让家人和女孩产生交流。他设计了一个游泳池,让妈妈和姥姥握住女孩的手,带她游。但她们显得很急躁,不专注,也没有跟孩子进行眼神交流。所以孩子仍然是哭。而当爸爸上前去,安静地握住孩子的手时,她突然不哭了。全家人都感动得流泪,因为孩子出生3个月以来几乎没停止过哭。后来把女孩放到床上,爸爸妈妈一直握着她的手,女孩居然很安稳地睡了好几个小时。

武志红分析说,先前父母和姥姥内心里本来就对孩子的出生和疾病存有焦虑和失望,尽管孩子只有3个月大,但这种情绪还是无形中传递给了婴儿。只有当父母用心地体会孩子的需要和感受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合二为一,身患肌无力的小女孩才终于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全。

武志红指出,心灵感应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神奇,它类似于合唱的时候“同一节奏的呼吸”。只要父母感受孩子的孤独和需求,心灵感应就是一件很容易得到的礼物。这种感应在胎儿时期就在发生作用,在1岁以前,婴儿跟母亲通过哺乳建立共生关系,心灵感应也逐渐增强。

意大利的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提出了“精神胚胎”的说法,他认为,“精神胚胎”需要发育,其养料就是跟父母打交道时的“感觉”。这个过程,就需要孩子的行为心理和父母达到心理共振。

父母跟孩子交流的效果,往往也影响了孩子长大之后与别人的交流能力。有些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是感到不自信,或者觉得别人不关心他,也常常源于他跟父母在多年时间里没有形成沟通。

一个咨询者曾表示,他从小到大每天晚上都跟妈妈聊天,一直到九点或十点,但是聊天的时候他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拿着手机玩,妈妈看电视,有时候回头说一句话。这样的沟通其实也达不到心理共振的作用。


案例4  父母是镜子,照见孩子也照见自己

武志红读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在班里基本都是前3名。他的妈妈是初中毕业,当时全村也只有一两个初中生,所以妈妈算是一个知识分子。有一次,他考了全班14名,感到不好意思,就把试卷藏起来,但老师要求给家长签字,武志红还是把试卷拿给妈妈看,妈妈很吃惊,说怎么考这么差。武志红说,“放心,下次一定考好。”妈妈没有多说一句话就签了字。后来武志红还是经常考到第一名。

小升初的考试,武志红拿到了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也是初中班级的第一名。但初中第一次考试他却只考了全班33名,全校200多名,可谓一落千丈。妈妈再一次吃惊了,他又说“我下次一定考好”。果然,下一次他考了全班第8名。回家之后跟妈妈炫耀,妈妈觉得很高兴。

直到后来上高中,武志红的成绩一直起起伏伏,但妈妈从来没有对儿子的成绩有过多的批评。武志红甚至怀疑妈妈不关心他。有一天,他问妈妈,是否还记得小学和初中那两次他考差的事情,妈妈说记得。武志红问,那你为什么从来不提。妈妈回答他说:“我和你爸都很穷,我们作为父母都没有把这个家经营好,对不起你们3个孩子呀,又怎么好意思再批评你呢?”

这件事情带给武志红很大的触动。他从中感觉到,并不是妈妈不关心他,而是在以一种互相体谅、将心比心、默默注视的方式关怀着他的成长。在那些看似平淡的交流中,武志红和母亲获得了一种“共振”。

很可贵的是,妈妈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妈妈也从孩子的成长中保持着对自己的反省。这时,两人就是一种共生、映照的关系。

他认为,母亲就像一面镜子,“你存在,所以我存在。”她看见了孩子,孩子也会从她的眼中看到自己,无形中增强了自己的存在感,从而作出回应。如果母亲和孩子都有回应,孩子就会按照母亲眼中的那个自己去成长。“所以你看到别人的存在,别人才会看到自己的存在,这个是很重要的东西,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妈妈是孩子的镜子,妈妈眼里看见的孩子是怎样的,孩子就觉得妈妈是怎样的。我觉得自己好,就相当于在妈妈的镜子里看见我多好。”


延伸阅读:

1.   无需预留成长空间

(作者:郭利)【来源:南方日报】

四年级的孩子放学回家,拿出校服订单让我填尺码,我第一个反应:咱不订了,三年级时订的校服现在刚刚正好,不用订新的了。孩子立刻撅起了小嘴:“不行!我们老师说了,不订不行!”我说:“明天我去跟你们老师解释。”孩子急了:“那也不行,到时候别人都穿新校服,就我穿旧校服,我们班就不整齐了。”

听孩子这么说,我无言以对,唯有黯然点头,禁不住开始反省自己这些年来的思维偏差。

四年前,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订校服,我就想孩子长得快,不订大一点的明年穿不了怎么办?于是就订了大一号的。拿回来一看,裤子很长,只好再把裤脚缝进去好多,衣服也大,这个没办法,只好那么晃着。

好不容易到了三年级,衣服、裤子刚刚正好,又要订新校服了,不给他订吧,旧校服已经穿得很旧了,膝盖处也磨破了,和簇簇新的校服在一起显得特别难看。并且别的孩子都订了新校服,自己的孩子哪能还穿旧的呢。可是填尺寸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脑袋一热,又填了大一号的尺码,结果还是一样,拿回来之后仍然大,只好接着改。好不容易现在正好了,谁知又开始订新校服了,唉!想起这四年中,孩子穿着不合身的校服,该是多么的不舒服,而我,一次又一次地改,简直就是没事给自己找麻烦呢。

这次无论如何再不能超前了,我坚定地划下目前最合适的尺码。至于这套校服能不能跟上他成长的脚步,我觉得自己不用再考虑那么多了,到时候根据将来的实际情况再考虑解决吧。

我忽然想起,人生也就如这不断变换的尺码吧?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提前为孩子做好一切的准备,总是按照我们的想法为他们预留更宽阔的成长空间,去费尽心机地规划那些遥远的人生。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样可以节约资源,这样才能未雨绸缪,做好充足的准备,为孩子的一生负责。比如从小我们就开始带着孩子奔走在各种特长班之间,不遗余力地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期待他们提前掌握各种知识技能,所谓“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苦心为孩子的未来费尽心力。可是,我们真的做得合适吗?

就像我给孩子订的校服,虽然为成长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却使现在的每一天都处在空荡、肥大的不合适中,虽然勉强做了修改,还是不如大小合适那么令人满意。并且谁都知道,原来这一穿到底的校服变成了两年一订,我所有的预设都是白费心机,想起来真是毫无意义。

我们都是凡人,根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孩子在成长,这个世界也在变化,我们怎么能确定一切都按照我们的思维去发展呢?为那些无法确定预知的未来先牺牲了孩子眼前的幸福和快乐,谁知道到头来是不是得不偿失?

面对现在刚刚合适却早已经穿旧了磨得起球了的旧校服,我对自己说:成长自有规律,还是不要自作聪明的太超前吧,生活本来就应该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

 

2.与儿子快乐地涂鸦

(作者:郝庆芳)【来源:南方日报】

上个双休日儿子没人带,便跟着我一起来到了公司。 公司里有专门为孩子们设的小小游乐场,里面有小的滑梯,还有很多玩具,我还为他接上无线,连上了WIFI。他一边听着故事,一边自娱自乐,几乎没让我分过心。直到第二天下午,WIFI信号跟不上,故事听不了,他就渐渐失去了耐心,他跑到我身边:“妈妈,玩具我玩腻了,你给我打开游戏,我玩一会愤怒的小鸟吧!” 

想想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再想想他的感受,我眼珠一转:“这样,妈妈给你纸和笔,你画画给妈妈看怎么样?”儿子欣然拿起纸和笔:“好的,妈妈,我就画愤怒的小鸟吧。” 见他认真地趴在那里画起来,我放心地继续工作。可他显然需要一个观众、听众和伙伴。隔一会儿,他就跑过来,向我解说:“妈妈,这些就是愤怒的小鸟,他们现在已经被惹怒了。”“妈妈,你看,他们现在已经把人家的房子给砸了个窟窿。”“妈妈,你看,他们已经把人家房子给砸坏了,人家没地方住了。”“妈妈,你看,这是棒槌星,他们又来到棒槌星了。”…… 这还不算,一会儿,他又拿着笔过来,指着从小鸟身上延伸出来的线段上面,像一朵朵云彩类似对话框的地方,要求我:“妈妈,你现在给我写‘啊’……”“妈妈,你这样写‘干吗呀?外星怎么这么吵?’”“妈妈,你写‘如果你赢了,我会下一次更努力的。’”“妈妈,你写‘我还会回来的!’”“妈妈,记着啦,这个‘哎呀’后面一定要加上几个点点,对,就是省略号。”“妈妈,你来,你给我写上标题‘地球·愤怒的小鸟’,对,加个点点,妈妈真棒,就这样。”…… 不得已,我放下不太紧要的工作(我知道,其实这是不对的!),专心地配合着他,我不知道,他小小的脑袋里何时已经装了那么多的对话,那么多的故事情节。

当然,我没有打听,只是认真地配合着他,与他共同完成了一幅作品。下班的时候,儿子小心翼翼地拿起这幅作品,仿佛价值连城。 当然,它在我心里的确价值连城,不仅因为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更因为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信、满足与信任。


(作者:陈龙,南方日报记者)【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