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全球价值链 v.s. 贸易战

发布日期:2018-12-07    浏览次数:1590

有人说,如果相信全球价值链,贸易战就打不起来。  

怎么检验这个命题的真伪?看两个产品足以:汽车和半导体。这两个产品是国际贸易单品金额最高的两类产品,也是跨国公司最为集中、全球价值链发展最充分、国别链条最长的两类产品。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总额17.44万亿美元,汽车占9%,约为1.57万亿美元。2014年全球半导体出口总额1.34万亿美元,占当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7%。在这两个产业占有一席之地的WTO成员范围高度重叠。如果贸易战要打起来,就是这帮WTO成员内部开打;真打起来之后,也需要这帮人一起劝架才能和。

 

 

 

 

 

 

问题一:美国会对汽车征关税么? 

20185月,美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发起232国家安全调查。汽车贸易战的主战线有两条,一是美加墨三国的NAFTA谈判,美国要求提高NAFTA汽车区域价值含量门槛,要求墨西哥提高工人最低工资;二是美欧之间的谈判。2017年,美国汽车及零部件进口总额3348亿美元,第一大进口来源是NAFTA1583亿美元),第二大进口来源是欧盟(612亿美元);美国对这两个地区的出口分别是:对NAFTA出口916亿美元,对欧盟出口163亿美元。无怪乎欧盟可以在美国钢铁和铝制品232关税措施面前安之若素,但在汽车232关税措施面前则无法气定神闲了。

 

 

 

汽车贸易战会爆发么?目前看不会。美、加、墨正就NAFTA汽车原产地规则区域增值比例、墨西哥工人最低工资、日落条款等三个问题重新谈判,83日新闻显示,美国在提高区域增值比例的过渡期时限上显示了一些灵活性,墨西哥则在最低工资水平方面做了一些让步,美墨谈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加拿大并未参加谈判,日落条款问题也未提及。美欧方面,725日美欧宣布启动汽车以外工业品领域的三零谈判(零关税、零非关税壁垒、零补贴),谈判期间汽车关税暂时休战

 

问题二:美国会对半导体征关税么?

20186月,美国USTR发布了对自中国进口的818个税号、年进口金额约34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通知(第一批清单);同时,提出拟对其他284个税号、年进口金额约16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第二批清单),并就第二批清单征求公众意见,其中就包括了15个税号的半导体产品(税号85418542项下),2017年美自华进口金额36亿美元。

相应的,中国政府616日发布的对自美进口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的产品清单中则不包含任何半导体产品。直到美国81日宣布拟对自华进口2000亿美元商品进一步征收25%的关税后,中方83日发布的对美600亿进口产品征税清单才包含了个别半导体初级元器件(8541)。

如果说汽车全球价值链主要是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欧之间,那么半导体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的分量则是举足轻重。中国是半导体产品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市场规模占全球32%),是美国企业的主要出口和销售市场(出口额59亿美元,实现销售664亿美元),并逐渐开始在全球半导体设计、代工生产和测试封装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就中美双边贸易而言,美国对华半导体常年保持顺差,2017年顺差20亿美元;美国自华进口的半导体主要为美国企业生产的半导体在华组装测试封装后返销美国,主要的增加值(60%)仍来自美国,其余来自欧、日、韩、台;组装测试封装阶段的增加值只有10%。换言之,美国对自华进口半导体征税,实际上是对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企业以及日、韩、台半导体制造企业征税。

 

 

(以上信息摘自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20187月向USTR提交关于301关税的书面证词、2016年《Beyond Borders: The Global Semiconductor Value Chain》报告。)

 

在向USTR提交的书面证词中,SIA的核心观点是:第一,加征关税无助于解决半导体产业关于产业政策、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盗窃等问题,更好的办法应当是维持全球半导体行业零关税的环境,同时加强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并联合其他WTO成员共同诉诸WTO;第二,加征关税的主要成本将由美国半导体企业承担,而将低端封装产业转回美国将减损美国在高附加值领域的竞争力;第三,加征关税后,其他国家的半导体企业仍然会在中国从事组装测试封装,美国半导体企业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全球销售份额也将受损。

 

在建议部分,SIA斩钉截铁地表示:别征关税!

 

 

美国会不会对自华进口半导体征收关税?如果无法阻止全面爆发贸易战,全球价值链是否至少能够保护其最重要的的部分——半导体行业——免遭贸易战的直接影响?全球价值链与贸易战孰强孰弱?

 

答案8月底或许就可以揭晓。

 一点思考 

如果相信全球价值链,贸易战就打不起来。这句话背后的逻辑链条其实还挺复杂:第一,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战会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阻碍甚至是阻断全球价值链的运行。第二,全球价值链的力量不可阻挡,也不能阻挡。有三点原因,经济上各国均从全球价值链中获益,法律上国际贸易规则保护全球价值链的运行,政治上跨国公司和全球化主义者在各国政治决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如果贸易战的硝烟威胁到了全球价值链,那么全球价值链上的所有成员会动员起来,合力消解贸易战的风险。

这一观点是截至目前正统的全球化观点。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化的政治基础正在逐渐削弱,美国优先、英国脱欧、欧洲右翼势力复兴,都是典型的例子。加征高额关税,经济上不利于美国,法律上不符合世贸规则,唯一的原因就是政治,其背后的支持力量是以美国红脖子农民、铁锈州制造业工人等长期被遗忘选民,以及坚信美国例外主义的右翼保守主义者,这两股力量合流支持特朗普采取民粹主义的政策,对外施加关税大棒,对内通过税改赎买;至于华尔街,特朗普只需要通过民意裹挟美联储即可。

中国和欧盟都已在前期谈判过程中显示了柔性,中国主动降低了汽车等产品的关税,并与美方开展了4轮谈判。欧盟也承诺与美方开展所谓三零谈判。贸易战打不打的起来,现在球主要在美国这边。

美国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长期看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美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其他WTO成员反制措施的影响等等。但短期看,取决于201811月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取决于上述两股选民势力与其他大都市主义、自由主义者以及全球化主义者之间的角力。中期选举是这场角力的一个关键时点,而特朗普政府会在中期选举前不遗余力的煽动民粹情绪。如果选情大好,恐怕特朗普对贸易战下手还会轻一些;如果选情堪忧(目前好像如此),无论是半导体,还是汽车,其所代表的全球价值链及背后的政治力量恐怕都难以抵挡美国特色选举政治的需要。

 

加征关税之后会维持多久?贸易战烈度会有多大,从历史上看,有几个参照系:

1929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持续期4年,多边实施。

1971年,尼克松对进口加征10%的特别关税。持续期4个月,多边实施。

1985年,SIA对日本半导体行业准入壁垒提起301调查。19867月,在301调查谈判最终截止期限最后一天,日美达成《半导体产品贸易安排》;19874月,美方认定日本违反协议,里根总统宣布对自日本进口的价值3亿美元的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视和电动工具征收100%的关税;6月,谈判取得进展,针对5100万美元进口产品的关税取消;11月,谈判再度取得进展,针对8400万美元进口产的关税取消;其余1.65亿美元进口产品的关税则一直维持至1991年,直至日美再次签署《半导体协议》。持续期4年,单边实施。

加征关税会有什么影响?全球价值链不会消亡,但是短期内会分化,由全球价值链向区域价值链转变。就像FT的这篇报道中提到的:




【来源:国际贸易法评论】

相关热词搜索:
赞同(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