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苏联末日实录

发布日期:2019-07-31    浏览次数:1260

在事隔近1/4世纪的今天,苏联解体并非是让人感到新鲜的主题。然而哈佛大学乌克兰历史教授普罗基写的《最后的帝国》2014年问世后,却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好评。《莫斯科时报》称赞它是"迄今为止关于苏联覆灭最好的一部书"

本书重点是写从19917月下旬到年底苏联发生骤变的这5个月,其中不乏对某些事件生动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戏剧性的场面一一展现。


帝国气数已尽

作者在导言中指出,在近代史上,曾先后出现过称雄一时的奥匈、奥斯曼、英、法、葡等传统帝国,苏联不过是继它们之后在气数已尽时轰然倒塌的又一帝国。导致它崩溃的根本原因有3条:

一是从沙俄继承的帝国基础。

二是多民族的构成,其中最大的俄罗斯族仅占总人口的51%,占第二位的乌克兰族占近20%

读者不难理解这种民族构成的潜在麻烦。不说别的民族纠纷,仅仅俄、乌两个民族闹矛盾就足以动摇联盟。

三是苏维埃国家徒有其名的联盟形式。

这里作者指的是,联盟本应自愿结合,但苏维埃联盟的发展却充满武力兼并和血腥镇压。

作者认为,这些特征说明,苏联本质上和老牌帝国没有多大差别。他并没有专写一章来论证这一论点,但通观全书,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立论所在。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倡"新思维""公开化",把通过选举体现民主的做法引入苏联政治。本书的作者认为,这种民主同帝国统治是无法相容的。正是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首先宣布独立并最早得到美国和俄罗斯承认的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这3个波罗的海国家。它们都是苏联根据1939年与纳粹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达成的秘密协定,次年用武力兼并的牺牲品。1989年末,立陶宛共产党宣布脱离联共中央,次年3月新选出的议会宣布立陶宛独立。19918月,另两个波罗的海国家也宣布独立。此前已宣布独立的还有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

叶利钦从波罗的海国家独立运动中获得启示。他主持下的议会于1990年夏宣布俄罗斯主权至上,这意味着俄罗斯法律高于苏维埃联盟法律,更多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将从中央转移到俄罗斯。接着乌克兰和大部分其他加盟共和国的议会也跟着发表类似的宣言。这一轮宣示主权的浪潮形成对苏维埃联盟的致命冲击。

1991年发生了8月政变,企图扭转局势,通过恢复旧体制来挽救苏维埃联盟。它很快被叶利钦领导下的力量所击败。政变后戈尔巴乔夫的权力进一步大大削弱,原来他对要求独立的立陶宛等国的示威群众进行镇压,很快感到无法长期实行这一政策。加上俄罗斯宣布支持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美国又对他施压,明确表示如不承认三国独立,美国将拒绝对苏联给予经济援助和合作。这一切都迫使他不得不改变态度。

书中通过一些人物的对话,对苏联当时恶劣的经济状况,从侧面做了画龙点睛的描写。叶利钦的支持者、莫斯科市长加夫利尔·波波夫就曾向1991年秋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贝克承认:"莫斯科无法靠自己度过冬天。"他向这位美国客人求助,特别提到鸡蛋、奶粉、土豆泥等食品。他说:"你们部队储备了某些这类物资,三年后就把它们扔掉。对我们来说,在货架上存放了三年不是问题。"贝克在访问圣彼得堡时,该市市长和他的助手,即现任俄总统普京,也对即将来临的冬季表示同样的严重关切。

书中引用8月政变失败后曾短期任苏联外长的潘金所写的回忆录中的一段话,对当时的苏美关系说得非常直白,他说:"我们指望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为此我们准备做出许多让步。这就是我们同意波罗的海国家独立的原因。我们从第三世界后退,把同古巴的关系降温,也出于同一考虑。一方面我们无力继续维持这种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努力用放弃这些东西来表明我们的良好意愿。美国人和我们都在美化双方的声明,说是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但从我们一方来说,经济形势的紧迫才是驱使我们这样做的动力。"潘金的回忆录还表明,除经济因素外,苏共中央国际部和外交部某些官员中出现的本书作者称之为"意识形态革命",也是重要原因。在这场思想变革中,他们完全摈弃了有关世界革命的共产主义学说。

1917年时的列宁认为,为了世界革命的利益,帝俄统治下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联合。他说,没有乌克兰的煤炭,俄国革命就无法支撑。但到了1991年,俄罗斯的民主派却认为,如果让他们自己单干,国家的现状和前景会更好一些,至少从经济角度来看是这样。因为苏联的财富,特别是已探明的丰富矿产资源,大部分是在俄罗斯而不在其他加盟共和国境内。而后者中的大多数也认为,待在苏维埃联盟里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

书中举盛产棉花的乌兹别克斯坦为例。苏维埃联盟政府,像昔日的欧洲帝国对待他们的海外殖民地一样,只是关注向乌兹别克要"白金"(这是当时对棉花的称谓),把它运到俄罗斯加工成纺织品以后再运回乌兹别克和其他地方销售。

7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巨大压力下,该共和国党中央领导人提出每年生产600万吨棉花的高指标,号召利用一切可用的土地来种棉花,并动员各行各业的人员,包括少年儿童,都来为完成这一任务而奋斗。结果最好的年成也只能达到指标的2/3。于是不得不搞虚报浮夸,许多官员和经济实体的领导人参与作假和贪污行贿。在所谓的"棉花案"中,苏共中央查处了从上到下成千上万的涉案人员。由于被起诉的人数众多,许多乌兹别克人愤愤不平,认为他们的领导人不过是为了满足殖民者的愿望,现在众多的同胞却受到如此对待,这无异于是对整个共和国的政治迫害。1991年,乌兹别克共产党(新改名为"人民民主党")的代表大会专门通过决议,为过去党的领导人洗清罪名,说他们"没有任何过错",后来又赦免了在"棉花案"中所有被起诉的人员。

至于上世纪30年代初强迫进行的农业集体化,其严重后果更是让许多加盟共和国的人民刻骨铭心。在哈萨克斯坦,约有100万人,即占当时该国人口1/4的哈萨克人死于饥馑。50年代,赫鲁晓夫等人声称要解决苏联长期粮食短缺的问题,又发动开垦哈萨克斯坦处女地的运动,使几十万斯拉夫族人涌入境内。结果粮食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而人口结构却进一步发生了对哈萨克人不利的变化。目前,在拥有1650万人口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哈萨克人有650多万,俄罗斯人有600万,乌克兰人也接近100万,后两者同属斯拉夫民族,语言接近,很多乌克兰人在文化上已经俄罗斯化了。虽然在80年代,哈萨克人口增长最快,但斯拉夫族人仍在总人口中占多数。一般来说,他们教育程度较高,在城市人口中占多数,常常表现出一种优越感。

但在公开场所,为了避免助长不同种族中的民族主义情绪,纳扎尔巴耶夫表现出不偏不倚。这特别是因为哈萨克人自我意识和民族主义思想日益高涨,而在境内斯拉夫族中的分离主义倾向也在不断加强。在更大范围内,建立斯拉夫联盟国家的主张也有广泛影响。著名俄罗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就是这一主张的倡导者。他在1990年发表的题为《重建俄罗斯》的论文中,主张把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北部合并,成立统一的斯拉夫国家。

由于处境的微妙和艰难,纳扎尔巴耶夫在和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打交道时小心谨慎。在199112月阿什哈巴德会议上,他和其他4个中亚共和国的领导人采取共同立场,决定在作为创始国的前提下参加独联体,为的是与俄罗斯等国持同等地位。这是与会者反复研究不同方案权衡利弊的结果。书中描写了他们彻夜不眠讨论的详情。


乌克兰的决定性作用

作者把苏联的解体和传统帝国的消亡类比,是从宏观历史角度来说的。至于促使它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以它特有的和平方式自行瓦解,其中自有诸多复杂的因素。作者通过对史实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对这些因素都有所揭示。其中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本节所介绍的乌克兰决定性的作用和下节要谈的美国重要但有限的影响。前者被人忽略,而后者又往往被某些人夸大。

叶利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想从戈尔巴乔夫那里夺取更多权力,使中央权力向俄罗斯和各加盟共和国转移,并没有想瓦解苏联。他认为乌克兰应始终和俄罗斯在一起,继续充当改组后苏联的领导力量。19917月他在和来访的老布什总统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会见时还说,"乌克兰不能脱离苏联"。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乌克兰,在苏联占统治地位的将是那些非斯拉夫族的加盟共和国。

1991824日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日子。这天,乌克兰议会以绝对多数票决定该国独立,尽管还需121日举行的全民公决最后确认。紧接着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也宣布独立。面对这一局面,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两位一直在较劲的对手,立即决定联手对付乌克兰,因为它是苏维埃联盟中的第二大国,也是新的一轮独立浪潮中的领头羊。两人于828日紧急派出联合代表团飞往基辅,准备和乌克兰最高当局进行谈判。但新的独立浪潮已经势不可挡,就在此后没几天的时间里,又有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3个共和国宣布参加独立国家的行列。

在联合代表团动身两天前举行的一次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戈尔巴乔夫说,在苏联内部不存在领土问题,但当有共和国退出苏联时,就不排除出现领土问题的可能性。同一天,叶利钦的新闻发布官被授权发表声明说,如果出现终止联盟关系的情况,俄罗斯保留提出修改边界问题的权利。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明确说,与俄罗斯有边界问题的国家包括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乌克兰毫不示弱。它立即发表声明说,乌克兰准备在乌、俄两国199011月签订条约的基础上讨论俄罗斯可能提出的领土问题,强调这个条约原本是肯定现有边界的。

就在前往基辅的联合代表团起飞前,乌克兰议会在电台上先后发出了两份呼吁书,前者呼吁乌克兰所有的政治力量团结起来保卫乌克兰独立,后者向境内各少数民族提出保证,独立绝不会对他们的权利构成威胁。联合代表团飞往基辅途中,电台又播出了第三份呼吁书。这是一位独立运动的公众领袖,以保卫乌克兰独立的名义,正在动员基辅市民前往议会大厦。他的呼吁立即得到成千上万市民的响应。同一天,议会主席团还颁布命令,将全境内的征兵站置于乌克兰共和国的管辖之下。

联合代表团在基辅机场受到冷遇,只是在他们确认只谈乌克兰独立后如何发展俄、乌两国关系时,才被允许下了飞机。联合代表团与乌克兰议长克拉夫丘克为首的代表团的谈判一直持续到深夜,但始终无法就共同参加某种形式的联盟国家达成一致。最后双方同意成立联合机构,以解决过渡涉及的诸多问题,并着手起草经济方面的协议。

在乌克兰全民公决的前夕,叶利钦在和老布什通话中表示,在乌克兰不参加的情况下,俄罗斯不会签署戈尔巴乔夫拟议中的新联盟条约。为了和乌克兰保持良好关系,一旦公决中70%以上的人投赞成票,俄罗斯将承认乌克兰独立。121日,乌克兰的全民公决如期举行。结果超出了最乐观的估计:90%以上参加投票的民众赞成独立。

叶利钦立即发表声明承认乌克兰独立,但他并没有放弃争取乌克兰参加新联盟国家的努力。在此以前,他和戈尔巴乔夫和一些仍同意参加某种联盟形式的共和国领导人在莫斯科达成妥协,准备成立邦联性质的国家,其总统由全民选举。因乌克兰领导人近期不再来莫斯科开会,这个新联盟条约并未征得他们的同意。

于是叶利钦和白俄罗斯议长苏什克维奇约定,邀请已宣布独立的乌克兰新当选总统克拉夫丘克到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见面。会谈在一个著名的狩猎区举行,以便在躲避媒体注意的情况下,就共同参加邦联国家问题,对克拉夫丘克做说服工作。但面对叶利钦带来的新联盟条约,克拉夫丘克断然拒绝。他说,乌克兰通过全民公投已经决定走独立的道路,它不需要任何这类联盟。乌克兰人不会丢掉一具轭套,去换取另一具轭套。叶利钦只好作罢。他随即宣布,没有乌克兰参加,俄罗斯也不会签署新联盟条约。3个斯拉夫共和国的领导人经过反复磋商,于128日签订协议,宣布成立松散的独联体。与此同时,三国作为1922年组建苏联的创始国,正式宣布苏联解体。独联体后来扩大到包括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以外的11个原苏联成员国,但它和苏联的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仅仅是一个协调性的组织。据当时任白俄罗斯外长的克拉夫琴卡回忆说,和他一起参加起草协议的同事当时都想到大英联邦,认为它是帝国消亡后体现某种联合的最佳范本。笔者附带在这里说一句,独联体英文名字中的Commonwealth一字也是从大英联邦那里借用来的。


美国的政策和影响

作者指出,关于美国在苏联解体中所起的作用,老布什的前后说法截然不同。在1991年大部分时间里,他和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一直公开坚持说,他们影响苏联局势发展的能力是有限的。他还一再宣称,结束冷战是美国两任总统和戈尔巴乔夫合作而不是对抗的结果。但在苏联解体后却马上改口。在几次重要讲话中,老布什一再把结束冷战说成是美国单方面的胜利,并将它和苏联解体联系起来,吹嘘这是美国长期与共产主义斗争的胜利成果。

作者认为,这种宣扬苏联解体是冷战中美国胜利的做法,滋长了一种夸大美国全球性实力的思想,其负面影响延续约10年之久,最终为9·11事件和入侵伊拉克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夸大美国在苏联解体中作用的说法,也助长了在俄国流行的民族主义的"阴谋论"。根据这种理论,苏联解体纯系美国中央情报局实施阴谋的结果。

作者通过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用事实驳斥了那种夸大美国作用的说法。如上所述,苏联解体是从一些加盟共和国兴起的独立运动开始的。在对待独立问题上,美国一直把波罗的海三国与其他加盟共和国严格加以区别。这3个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已经独立,1940年被苏联再用武力占领,强行把它们变成苏联的一部分。美国对此拒绝承认,但在194312月,罗斯福曾对斯大林说,不会因此争议问题和他打一场战争,实际上是默认了苏联的武力占领。在1945年的雅尔达会议上,美国仍持此态度。此后美国政府一直保持既接受既成事实,又不正式承认苏联对它们拥有主权的立场。因此,当三国人民起来要求独立时,美国立即表示支持。但美国对其他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要求,则一直持谨慎态度。

19918月初老布什在乌克兰做短暂访问时,在机场和通往市区沿途既有热情欢迎的人群,也有一些要求独立的示威者。他们高举的标语牌写有以下这类字样:"莫斯科有15块殖民地"(指苏联的15个成员国——笔者注),"邪恶帝国还活着""如果待在帝国里很惬意,美国当初为何退出帝国?"

通过外交、情报等系统,老布什完全了解乌克兰的民众对苏联政府的不满和对独立的渴望。但他在乌克兰议会发表的演讲中,还继续赞扬戈尔巴乔夫的政策和成就,并给要求独立的人泼冷水,说"自由""独立"不能等同,美国不支持"自杀性的民族主义"。他的这篇演讲不仅在乌克兰很不得人心,在美国国内也遭到严厉批评,《纽约时报》一位专栏作家讽刺性地称呼它是"畏缩如鼠的基辅讲话""ChickenKiev" speech)。此语一炮走红,成为老布什总统久久无法摆脱的骂名。原来一贯支持共和党的美裔乌克兰人(他们人数有75万之多)也开始对老布什的政策表示失望和谴责。

作者分析说,老布什主政的美国政府当然不是想挽救苏联。它主要是害怕苏联的剧变会引发激烈冲突甚至内战,害怕苏联会成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南斯拉夫"。因为当时不仅俄罗斯有核武器,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领土上也都部署有核武器。一旦苏联发生内战,就不能排除发生核战争的可能。即使不发生核战争,也存在核扩散的危险。国务卿贝克宣布的美国对苏联地区的五项原则,既表明了美国对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的期待,也说出了美国政府的上述担心。这五项原则包括:民族自决的和平性质;现有边界不可侵犯;尊重民主与法治;尊重人权,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人权;尊重苏联的国际义务,反对废弃与戈尔巴乔夫刚刚签订的削减和限制战略进攻性武器的协定。

95日老布什召开的国家安全会议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的态度最能说明问题。他认为,只要苏联中央当局还在位,军队还控制着局势,美国就有机会通过和苏联搞核外交做成一些事。只要核武器保留在苏联军方手中而不是由政治家来掌握,这些核武器还是安全的。通过多年参与核外交活动,他接触了许多苏联上层指挥官,比较信任他们,不信任新涌现的那些共和国的政治家们,也不赞成把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核武器转交给俄罗斯。

国务卿贝克持类似看法,认为戈尔巴乔夫为改善美苏关系尽了力,美国不应拆他的台。美方对他和他周围的人比较了解,但对叶利钦等共和国领导人不熟悉。他强调苏联的"和平解体"符合美国的利益,指出当时仍有出现暴力、流血和核扩散的可能。老布什最后决定,要竭尽全力推动核裁军,因为这是美国人民的要求,也是戈尔巴乔夫还能做的事。美国要让苏联尽可能维持下去。

正是美国政府的这一政策,使本书作者得出结论说,美国并没有摧毁苏联,而是帮助它多活了几个月。但作者同时也指出,布什政府在保证苏联和平解体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作者写道:"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为了西方接受自己,不得不在核武器、边界、少数民族等问题上按照布什的要求行事。"

随着苏联解体的势头日益加剧,华盛顿采取了脚踏两只船的政策:既要接近和拉拢越来越多已经或将要宣布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又要和苏联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之间保持平衡。直到1126日,即在乌克兰全民公决前没几天,在老布什主持的白宫会议上,才决定改变政策,准备承认乌克兰独立。对老布什来说,这也是形势所迫。

国防部部长切尼原来就对老布什的政策持不同意见,后来更是明确表示美国应该尽早承认乌克兰独立。他的主张在美国上层政界得到有力的支持。在民间,乌克兰裔的美国人认为老布什正在出卖他们,连许多原籍东欧的美国公民也都对他继续支持戈氏而不支持乌克兰独立表示不满。在总统大选临近而老布什的支持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他感到很大压力。正如作者所说,眼看戈尔巴乔夫正在垮掉,老布什面临的险境是,他可能被戈氏拉着一块跌入政治深渊。

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承认乌克兰独立的消息,通过不同渠道很快泄露出去,引起很大震动。对戈尔巴乔夫来说,这无异于在他背上捅了一刀。当老布什给他挂电话,准备把白宫的决定正式通知他时,他对身边的人说:"他要干吗?"犹豫了一会儿才同意接电话。他感到老布什背叛了他,因而毫不客气地说:在乌克兰公决前夕泄露出上述消息,"美国似乎不仅是试图影响事件,而且是试图进行干涉"。客观地说,消息的泄露肯定对乌克兰的公决会产生影响,使更多的人投票赞成独立。但这种影响终归有限,因为在消息泄露前,民调的结果已经显示,投赞成票的选民将超过80%。

在通话中,戈尔巴乔夫还向老布什指出:叶利钦对乌克兰边境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加上在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为数众多的俄罗斯族人,构成了潜在的爆炸性问题。虽然这话是为了告诫老布什不要为乌克兰局势火上加油,却也反映了一种对未来俄、乌关系的清醒认识,说出了当时许多人的担心。

如今,不仅人们担心的事都一一发生,而且俄罗斯与西方因乌克兰而产生的严重对峙,已经促使有些人在问:第二次冷战是否已经开始,会不会演变为大规模的热战?


假若不是如此贪婪

1991年的圣诞节,在克里姆林宫的砖墙背后,鲜红的苏联国旗缓缓降了下来。美国的CNN和其他新闻网播放了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演讲。他是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他的辞职正式宣告了苏联的终结。

在本书的后记中,作者意味深长地写了一段颇有政治智慧和哲理的话:"不难想象,如果约瑟夫·斯大林在19398月不去与希特勒签订所谓的"互不侵犯条约",随之要求拥有半个欧洲,苏联至今仍可能以某种形式存在,尽管会少了波罗的海3块属地。如果雅尔塔会议时斯大林顺从了罗斯福的意愿,把原属于波兰的利沃夫市留给波兰,而不是坚持划给乌克兰,也许苏联至今还会存在。正是利沃夫这座城市,在80年代后期成为乌克兰独立运动的中心。"

关于苏联的国家性质以及它覆亡的原因一直存在许多争议。不管人们是否同意本书作者的"帝国论",但毋庸否认的是,苏联的过度扩张其结果是自掘坟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左丘明在约2500年前留下的至理名言,已经反复为历史所印证。


(作者:汪有芬,《北京周报》原总编辑)【来源:《炎黄春秋》2015年第3期】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